遥想昔日的辽东,军中能人众多:
袁崇焕、马世龙、尤世禄、满桂、赵率教、曹文诏、毛文龙……
虽说这些人并不完美,也都各有缺点,有的恃才傲物、有的圆滑过头。
但不可否认,从客观上讲,这些人每一个拿出去都能独当一面,确实都很有能力,客观上都属于辽东军的人才。
总比现在要好……
己巳之变过后,辽东将星陨落。
赵率教战死、满桂战死、袁崇焕被杀、马世龙被排挤辞官、曹文诏被调去了西北剿匪……
死的死走的走,人才全都没了。
所以孙承宗复起之后重新接手的辽东,情况本来就非常不妙。
而他现在手下还能用的,就剩下了祖大寿和何可纲,这两个人能力和资历都还算是比较全面。
至于宋纬和吴襄等人,只能说还行吧。
所以自从复任为蓟辽督师,孙承宗便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困境。
尤其是缺乏帅才。
修建大凌河城期间,为了防备后金突袭,他不得不亲自坐镇宁远指挥调度各项事务。
接到陈知县奏报,孙承宗不敢忽视,也不得不又亲自从宁远赶回到山海关,视察了一遍瘟疫情势。
不看不知道。
把孙承宗吓了一跳。
火枪营患病一百余人、骑兵营患病两百余人、步战营患病三百余人,尤其是孙承宗最最重视的车炮营,患病的军士竟然达到了五百人之多!
“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山海关,统共才数万人的精锐,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有一千多人丧失了战斗力,这要是任由发展下去,还用得着防备皇太极?
孙承宗当场倒吸了一口冷气,虽没有大发雷霆,但当他回到中军帐时,整个人颤颤巍巍,目光中也失去了不少神采。
训练重火器车营,用车营对抗后金骑兵,这是孙承宗在军事战略上,最后的勇气和尝试,真要是这支精锐垮了,他也就再没什么可念想的了。
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可经不起再折腾了。
如何治好山海关的瘟疫,成了孙承宗的头等大事。
治疗瘟疫需要张煊配合,张煊又和陈知县关系不错。
这件事情,自然落到了陈知县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