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明末:从秀才到军阀 > 第12章 初入军营

第12章 初入军营

比较意外的是,召王老头诊病的并不是附近军营,而是山海卫。

王老头本不在山海卫任职,皆因己巳之变后,孙承宗在山海关练兵,将辽东多部精锐都集结到了山海关大营,缺少医士,王老头才被抽调。

抚宁县距离山海关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数十里路,下午骑着毛驴赶路半天,晚上借宿民家,第二天也就到了。

对于明末的军营,要说张煊一点也不感兴趣是不可能的。

明军很有特色,明朝从一开始就赶上了火器发展,军中装备有各种火铳,到了明朝末期,火器更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红夷大炮、火绳枪,都有。

尤其是孙承宗带领的辽东军。

张煊回忆了一下后世,孙承宗后期尤其重视火器,记得后世大凌河决战时,明军仅仅四万人的主力,就装备了多达上千门的火炮,更别提数量更多的火枪了。

许多人常说,孙承宗只是因为做过天启帝师,所以才出名,说他只是个文人,一辈子打仗输多胜少,军事能力不怎么样。

但张煊却知道,孙承宗有一本军事著作,名叫《车营叩答合编》,里面详细记载了他在辽东训练火器营时的方法,以及各种火器、骑兵、步兵联合作战时的战法。

京师三大营里那支火器部队叫神机营,孙承宗在辽东训练出的火器部队就叫车营。

所以至少,孙承宗是有军事理论的,而且其理论功底还相当扎实,而他所训练出的车营也确实非常强大。

可惜最终,这样一支投入了巨大资源、由孙承宗重点训练出来的重装专业火器部队,还是输给了皇太极。

既然来到了山海关,张煊也很想看看,这支火器部队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但暂时他还接触不到那些。

“张公子,老夫去附近营房诊治军士,你便留下来好好的读一读圣贤书吧,莫耽误了学业。”

昨天见陈知县的时候,陈知县交给了张煊不少书籍,张煊本来无心阅读,却被王老头都带了来。

进入营区后一番安置,王老头随着军士出门而去,张煊被单独留在了医房之内。

说是医房,也不过是一个木架子帐篷。

没什么事做,张煊拿起一本书看了看。

圣贤书实在是没什么好看的,有些繁体字甚至张煊都不认识,他便起身走出了帐门,准备出去转一转看一看。

“站住!营区之内不得乱闯!”

这片营房是临时搭建在山区内的,四周都是营帐,几名守营士兵发现了乱转的张煊后,张煊只得又返回了医房。

张煊在医房里一阵寻找,可惜医房内并没有酒,他只得又回到了床边,坐在床沿上准备继续看书,幸好并不是只带来了一本书,这本看不进去还可以换另外一本看。

可惜翻遍了那些圣贤书后,居然本本都看不进去,而就在这时,王老头行李内的一本医书引起了张煊的兴趣。

张煊打开来看,这是一本针灸图谱,主要讲的是人体穴位。

就这样,百无聊赖之中,他便靠着这本针灸图谱度过了一个白天。

傍晚,王老头回到了医房。

“王医官,情况怎么样了?”

“呵呵,无妨,营内都是些风寒病症,老夫已经开好了药方,待军士们病情好转,过两天也就能回家了。”

听到过两天才能走,张煊有点失望,因为这军营内的日子和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实在是无聊。

有军士送来了晚饭,每人一碗稀粥和两张荞麦面饼。

“军营里就给吃我们这些?”

张煊看着这样的晚饭,实在是毫无食欲。

王老头劝他,“张公子莫怪,大军集结不久,物资还没跟上,有的吃就不错了,哪能跟家里比。”

张煊喝着稀粥,有些想念王素娥了,王素娥做的饭菜,是真的很好吃。

吃完了饭,天色还有些余光,张煊又拿起那本针灸图普看了起来。

引起了王老头好奇。

“咦?张公子,你放着圣贤书不读,为何要读这医书呢?”

“没什么,医书挺好看的。”

“哦?”

王老头惊奇。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那可专指的圣贤书啊,张煊作为一个秀才,而且还是一个最顶级的秀才,不读圣贤书却读医术,着实令他感到惊讶。

“张公子啊,恕老夫直言,医术可是贱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