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情窦初开的时候,不也和大学时期的尹青方一样吗?她们那么用力,那么疯狂,那么不顾其他人异样的阳光,最终还是不能如意。很长时间的学生时代,身边的人走走散散,那些故事却永远地留了下来。爱而不得,轻而易举,当时不解着,后来笑眼回望。有的人主动去爱,有的人不愿被爱,学生时代单纯的爱与不爱可以拍成一部漫长无终的电影。看电影的人一遍又一遍地流着眼泪。如果可以的话,钟濡沫希望时间可以过得慢一点。她还没有完全看清苏立宣那颗藏着秘密的心和随时都忧伤的眼神。喜欢苏立宣的日子虽然很难受,可是也很快乐,至少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再也不会像十六岁那样地用力去喜欢一个人。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忙碌与内心的强制让钟濡沫暂时忘记了苏立宣,结果又在这种时候想起过去的种种,是去北京的这两天只为签约这一件事让钟濡沫的内心得到放松了吗?这么多年来,钟濡沫会想起苏立宣的时候,都是在工作不那么累的情况下。是啊,也许这两天是轻松了一点,遇见了尹青方,她们已经五年未曾联系了。和尹青方一起去吃了早点、爬了长城,这些都是她们在大学时才会做的。她连框架眼镜也戴上了,工作时她很少会戴框架眼镜的。确实是放松了点儿吧?钟濡沫突然发现学生时代一直戴的框架眼镜其实比她工作之后一直戴的隐形眼镜要舒服得多,于是回到上海就戴着框架眼镜去了出版社。在钟濡沫做出戴着框架眼镜去出版社的决定并且去到出版社的时候,有同事说——哟,终于舍得露出“庐山真面目”了啊。还有同事说——还是不戴框架眼镜好看。也有同事说——原来你近视,当然,对于发表这个看法的同事,钟濡沫觉得他们的眼镜度数一定甩她几条街,连平时戴的是隐形眼镜都没看出来!来到出版社,工作计划立马下来。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不愿意回想的往事,都会在工作的重压下暂时得以忘记。此前钟濡沫已经去北京和爱沫签约,爱沫是最近青春文学市场最热的作家之一,江林文艺出版社想借爱沫的热度摆脱出版社近期发展单一、滞后的困境,与爱沫的合作一达成,就在最快的时间内出版。爱沫的这本书出版,带给江林文艺出版社的不仅仅只是新开项目“青春风暴”的大获全胜,更是江林文艺出版社未来发展战略决策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一笔。出版社决定下个月的首推作品就是爱沫的《不懂》,也就是说他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排版、校对、审稿、发行等过程,江林文艺出版社每个月都会有很多项目,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对《不懂》的出版,那么大家都要加班加点地干一场了。自从上次在会议上钟濡沫一番评论,主编就下了让钟濡沫负责爱沫作品《不懂》的决心,钟濡沫可能将会成为这一个月内最忙的一个人。钟濡沫担任文字编辑,校对的事情虽然可以交给新人李云曦来做,但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钟濡沫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样的忙碌让钟濡沫忘记了前不久一直在脑海里盘旋的那些有关于苏立宣的事。苏立宣却没有忘记过钟濡沫,一天也没有。苏立宣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了这本《不懂》,江林文艺出版社承诺会在一个月内出版问世,这一个月是空档期,苏立宣决定去散散心,回老家看看。前文说过的,苏立宣最想回去的还是初中校园。他不是怀念初中校园的一草一木,只是怀念初中校园的一草一木映衬着钟濡沫腼腆的笑容,在阳光下异常好看。他想起第一次遇见钟濡沫,第一次遇见钟濡沫的短发,不是在校园里的哪一个角落,是个离校园很远很远的地方。在他以为以后都不会再见到钟濡沫的时候,钟濡沫像是很突然地就出现在了校园里,其实他自己也知道,那不算是突然,钟濡沫一直都在这所学校里上学,只是他不知道罢了。只是对于苏立宣的心来说,钟濡沫的出现真的很突然,就像被小鹿撞了一下地“突然”。他想起钟濡沫无数次地和他在校园里擦肩,在校门口他无数次地看着钟濡沫
的背影,再骑着自行车从钟濡沫旁边驶过,留给钟濡沫他蹬单车的背影,不知道钟濡沫有没有看看她前面越走越远的苏立宣。他想起钟濡沫默默站在俞凡身后,看着俞凡和傅泽宇说一些有的没的,而他则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那样的场景,其实很和谐,你看着她,而他又在看着你。真的很像卞之琳的《断章》——你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修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其实还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兜兜转转,却会不小心误入了别人的世界。钟濡沫能算是误入了苏立宣的世界吗?应该算吧,至少她也羁绊了苏立宣很多年。未来或许是一生。钟濡沫以为苏立宣除了记得她长什么样子,其他关于她的一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