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三国:帝略山河 > 第十七章 茂才初试

第十七章 茂才初试

走进厅中同时,周略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昨夜听桥玄说过,初出官选人的铨叙都是要由一名两制官来监考,也就是尚书右丞或是尚书仆射。而以两制官的阶级,都是穿朱袍,腰悬紫绶?更何况怎么才他一个人来,应该是一批人一起考试才对!

“王侍郎,何令丞,豫州茂才周略,周孟经带到。”吏人禀报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证实了两人的身份,周略更加疑惑了。选部尚书是梁鹄啊,尚书右丞是司马防,但没有想到,那俩位并不在,而是两位次一级的官员在候着他。

周略上前行了礼,低首垂眼的退后一步,等着两位的发话。只是在他低下头的那一刻,两人互相之间交换了一个眼神,脸上都多了一点忧色。

“周孟经?”王侍郎声音低沉。

“正是在下!”

“哪里人氏?”

“本贯豫州汝南,出身汝南安城。”

确认身份的对话,说了几句便结束了,单纯的走过场而已。放下手上的家世状,王侍郎换上一副笑脸,“周兄来京亦有累日,岂待之不及?”

“不敢!”

“没什么敢不敢的!外面的一众官人天天骂,也不照样没事吗?”王侍郎哈哈的说笑了两句,不知为何笑声中有些发干,又道:“既然周兄有桥司徒背书,铨选过场也。然朝廷本有贯在,非公族子弟必一考,吾等亦不肯违。然周兄既得州郡县三处齐荐,又得桥司徒青眼,才自是极好。铨选连那些不成材的荫补任子都能过关,周兄自不必说了。”

“侍郎过奖,略愧不敢。”

“何言哉,是周兄过自谦耶!”王侍郎哈哈又笑起。

周略侍轻笑数声,而观之,选迷之渐多。此王侍郎,宦臣之老油子也,欲观破其意,非简也。略顾王侍郎,辄笑其笑而有恨勤,欲令略亦欲不可得。甚疾而释之。试一人奚意,尚不如视之。从行慎所为,以观色正之。

“何兄,卿言如何?”王侍郎笑完,问着身边的人。

“策当始乎?”

“嗯,当始矣!”

按规矩,新官释褐,要经过四道审查,即所谓的‘身言书判’——相貌、谈吐、书法,以及判事的能力。而到了此时,虽然四项基本原则还是要讲,但检查起来就没那般严谨。

相貌没说的,也许讲究个五官端正,可不能长得歪瓜劣枣。但到了此时,却已经不再追求长相,而是指的身体健康,无残疾。如果是公族子弟,甚至这一条也可以含糊过去,瞎只眼睛,脖子有个瘤子,都能当官。

谈吐之类更不用说,完全是主观判断,如今不会有铨试官拿这一条来卡人脖子。太得罪人不提,说不定还会被投诉。

书法则是做官的基本条件,字都写不好做什么文官?改去做武官得了。武职好过关,只要亲笔写的家状上错字不要超过三个,计算钱谷五题对三题,武官中的书算科便算合格,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后勤武官。如果还能骑骑马,射射箭,水平不差的话,两项合一还能评个优等。

而判,就是指断案写判词,依律对州县呈上来待处断有疑议的案牍公文作出合理判词,考验官员是否能称职的处理公务,也即是是否能‘通晓事情,谙练法律,明辨是非,发摘隐伏’。可是茂才不过不仅仅局限于判案,另外还要加写诗赋一首或是试墨义十道——这两项可以自由选择。

王侍郎是王甫的人,阉党。他受了上命,要给周略添点堵。让天子知道,桥玄推举的茂才,究竟有多无能!使得天子在群臣面前丢了多大的脸?

但两人都明白,跟周略过不去并不是代表可以在结论上大肆作假。比如周略是一个五官端正身体康健的小白脸,就不能说他颜陋貌寝,兼之缺胳膊少腿,并不适任为官。明明口齿伶俐,堪比苏张,便不能说他本是昌徒,又为非类,虽无雄才,却有艾气。明明写了一笔好字,就不能说他目不识丁。

这样太容易揭穿,茂才的名字毕竟通了天,若是有什么情弊,周略自诉上去,两方对质,倒霉的只会是作伪的一方。但把他的缺点扩大,长处不提,改动一下评语判词,也照样能让周略吃足苦头,这样也才能显出孔门弟子一字褒贬的手段。

只是初与周略见面,王侍郎就知道事情不好办了。

周略相貌外表没话说,任谁也挑不出毛病,只往面前一站,俊杰才士的气质展露无遗。

王、何二人又问了周略几个问题,无论是经术上的,还是史书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