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三国:帝略山河 > 第十二章 暗箭之射

第十二章 暗箭之射

就在周略与曹操等踏游北邙山的时候,大内宫内以王甫、曹节为首的阉宦在议事。

王甫正坐中堂:“董太后正在生气呢!”

“怎么了?”右座的曹节问道

“都是桥玄那老物所生,董太后兄宠贪得微钱,便为桥玄所劾。其实人好歹帝亲舅,何用此严!董太后本是藩妃,名原有不正,彼搅之,太后面何放?”

“咱犹恐不成?”曹节笑道。

“自然不惧,然陛下甚倚重之。他年岁高、功劳大、资历又深,倚老卖老的。满朝文武皆为其面子。咱们是撼不动他的。别的且不论,单说之前段颎搜拿何颙,京城里外哪个官员敢不让搜?就连袁家、杨家不也搜了吗?哪知到了桥府,那老家伙站在门口把眼一瞪,硬是没人敢往里面迈一步。”

此时刚晋升为中常侍张让道:“我闻桥玄老儿使豫州刺史举‘茂才’,唤周略’。”

“不知想要炮制他?”赵忠阴笑道。

“两天后,他要参加策试。”张让筹谋道:“咱们做些手脚。”

和袁家有联系的袁赦摇了摇头,这怎可能做到:“策试是为了定差遣,但他是公府、刺史举荐,基本就是走个过场,他背后站着是汝南周家、袁家……”

王甫身子略略前倾,只一动,在袁赦眼里就如山岳倾颓,迎头压来,只觉得沉沉的有些难以喘息。就他问道:“周略,其家有无世二千石者?”

袁赦老实的摇头回答:“无之!彼非周氏嫡,但庶枝布衣耳。父祖唯县令耳。”

“朝廷即有条贯在,依律而行便可。我等尽忠职守,天子还能说不是不成?”

“然则尚书台之士大夫,自何手?”赵忠皱眉。

张让脸上的微笑书写着自信,轻轻点着酒杯的手指,让一圈圈波纹在银边装饰的液面上回荡,好像就是在说着一切掌握中,“选部尚书梁鹄、右丞司马防那一日不留。在京百司,日皆轮上殿廷对,奏司中大小事。两天后,正好轮到他俩上殿。”

“原来如此!”赵忠点着头,他这时才醒悟过来:“既然不在,要安排起来就方便多了。”

张让轻轻点头。

这事剑锋所指,并不在周略,而是在桥玄!

对,没错!正是桥玄。周略虽由司徒府、司空府及豫州刺史三府共荐之,乃自请御批,特赐茂才,乃桥玄是也。策试之以微学不中格,是谓天子无识人之明也。而天子多取此笔算于桥玄。

若在过去,天子并不会把这等小事放在心上,但如今以桥玄所面临的境地,刚被罢免了司徒,张让相信,他的倒台只要再压上几根稻草。周略也许只是一步闲棋,但闲棋多了,即便以清流士大夫的桥玄,也是承受不住这样的分量。

........

这几天,周略都是上午去太学,午后到袁府,晚上到桥府,顺便听个消息,有时还会想想汝南的事。

本来周略准备去桥府的,午饭后袁绍叫住了他:“崔家来人下帖,崔烈得一老生子,又值元平举孝廉外任县令,双喜临门置酒,亦请如故。”

“兄且先去,吾去太学取书。”周略作揖道。

袁绍翻身上马:“汝随后到。”

一刻钟后,周略心不在焉到了崔府,一进门就撞见曹操:“孟德兄!”

“孟经兄!”曹操回礼。

两人一进崔府内门门口,见袁绍、袁术、杨彪、杨琦等官宦子弟挤了一院子,难免得寒暄几句。

“孟德来得恰是时候,我正要找你呢!”袁术见面就拉住他胳膊。

“哦?公路有事吗?”曹操不太喜欢此人,只冷淡搪塞着。

“你送了本初一套自己注的孙武子十三篇,什么时候也送我一套?”袁术哂笑着指向袁绍,“要是别的什么文章也倒罢了,唯独这兵法确是我最喜好的。我知道你给他一套,我到他那儿去借。我这兄长悭吝得很,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才给了我两卷,我拿去看了不到半日谁想他又堵着门讨回去了。”

“别听他胡扯!”袁绍一扒拉兄弟手腕子,“我可跟他讲清楚了,这书是孟德借我的,看完了得还。他偏不信,拿起两卷撒腿就跑,那我能不去堵门吗?今儿正好,你问问孟德是借的还是送的。实在不信,去问许子远,还有咱们新任的县令爷也行!”

袁绍口中的“县令爷”自然是今天的主角崔钧崔元平了,周略一旁不语,冷眼瞧得分明,袁杨两家不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