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那些在帮会中干一般营生的人就不想干了,只留下在道上玩刀枪的这些兄弟,可他们也得为以后的生存着想吧。老这么不计后果地捐,这可是个无底洞啊,搞多了这些事多少也会冷了兄弟们的心的。
其三、这政府老是说日本兵会打到这里来,那你又打算在这里保护乡里乡亲多久呢?村民都知道要储一点粮食,难道我们红缨会这么多弟兄不要吃的啊!如果小日本真的打起来了,我们没有吃的话又该怎么办呢?就是去抢也得有抢的对象吧。你是绝不会抢这些乡民的,那如果日本兵打到这里了,我们还能有抢的地方吗?我们又怎么能出去抢东西呢?!
经过赵师爷这么一说,谢印朝也犯难了。思忖再三后,还是把这批粮食搬上了鹰嘴崖。因为师爷说的这些话实在让他觉得这么做是天经地义的,那就是收藏好这点粮食同样也是为了抗击日本军的侵略,谁让你政府说日本人会打到我们这里来呢!
好在这赵师爷也有那么一点军事头脑,老大又想在这里跟日本人玩命。加之这仗如果打到家里来时,总得要认真对付吧。自打进了红缨会,运筹那些小打小闹的事还算上手,可真要是跟日本军队打仗那心里也没底的。没想到这时势还真的造英雄啊,自己一介书生,不仅当上了这远近闻名的红缨会的师爷,现在还有了当指挥千军万马的军师了。这样的好机会可一定要利用好,决不能枉负了自己满腹经纶和鸿鹄之志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就逼得他恶补了一回军事知识。近段时间老是捧着什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等一些书在那里摇头晃脑,沉吟领会。
经他捣鼓了几天,竟然弄出了一张地形图样,还把他的这张宝贝地图象模象样地给谢印朝指点一番。
他指着野鸡峪这个地方说适合用什么计,指着响水铺又说该用什么计好。经他七指八指,巅倒相错的解释,只把这个靠打打杀杀起家的谢印朝听得晕晕糊糊的,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家劫舍撑起这片天地似的了。
谢印朝现在除了师爷再也没有一个给他出谋划策的人,只好由着师爷的安排,在青龙坳那些他认为有必要布置机关和防御的地方临时搭一些防御的机关栅栏什么的。
这赵师爷得到了帮主的支持后,也象模象样地跟一个军队的长官一样,既象诸葛亮又象猛张飞似的指挥着帮会弟兄跟着他满山地跑,忙得是不亦乐乎!
本来这些帮会徒众和乡民也闲着没事,反正农活也不多,出外也没有多少生意可做,也就跟着赵师爷瞎起哄了。
他们红缨会这么一搞,这乡公所正好借此加以渲染,报到县里就说红缨会决心竭力抗战、守土护民什么壮举云云。这县衙也只好跟着进行了一下宣传,这样也就把他们不送粮食劳军的事给冲淡了。
不过谢印朝现在也有一点烦赵师爷了。本来他是被师爷绕得晕糊了才同意他这么干的,没想到这师爷得了个号令后,还真的当做一回事在那捣鼓。现在帮会的资金来源就只有靠县城里的水帮支撑了,其他来源保证帮会运作都难。可这赵老夫子三天两头地要钱,说是要置办什么御敌保障机关暗器,还要买上好的镔铁打造刀剑,搞得连水帮老大白水清都有意见了。
他只说这赵顺钦是中了邪了,拿着谢印朝的鸡毛当令箭,这都什么年代了,还要他去县城弄镔铁打造刀剑,难道还不如直接要政府提供点枪支弹药好一点吗,暗地里都不知道骂了他多少遍是个迂腐蠢笨的臭酸腐书呆子。
再说政府的军队在那边打仗,都是说打死了很多日本人的。既然日本人打不下长沙,那赵师爷在远不拉叭的旮旯湾里忙乎这些干什么呢?真是吃饱了撑的吧!
这个铁坯还真不好弄,上次就是跟那个倒霉的县长倒卖铁路器材弄出事的,要不是谢印朝要跟着师爷疯,他真的不想再沾手这东西了。
水帮这一段时间生意出奇的好,那些要往广西那边运贸的主顾太多了,而且价钱都不跟你多费唇舌,排着队预约着生意,给的也都是真金白银,这么好的生意他实在不想分心忙帮会里这些无聊的事了。
白水清回青龙坳就把这些牢骚在谢印朝面前发泄了一通,这其实也正合了谢印朝的意思。于是便安排这个头脑发烧得不可收拾的师爷去一趟长沙,打听一下儿子谢鸿儒的情况。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当初他让聂涛去湘潭也有去应付一下的意思,不想这些人都跟着儿子参加了第四军,听白老大说宝贝儿子进的部队又不是老蒋的亲信部队,这可就把他给急坏了。
妻弟跟他说过老蒋是喜欢用亲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