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没有安乐净土
海浪机场距离牡丹江市区中心二十多里地,是一个不大的机场,张作霖统治东北的时候,为了和苏联对抗,在这里临时修建一个小型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一个塔台,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随着东北的人口增加,这个小型机场有时也负责一些民用的包裹和一些重要的东西邮寄,但一直是军用机场。
因地处偏僻,周围又没什么人家,显得有些孤零零的。日军占领牡丹江后,把这里设为军事禁区,更加没有百姓来这里。周围都是荒山,一些不多的农田也变成荒地,因为没谁愿意招惹日本人。
驻守这里的是一个日军中队,还有一些地勤人员和机械师,平时整个机场也就二三百人,但这几天却人多起来。平时也就有两三架侦察机,负责中苏边境方面的侦查和警戒,任务不多,日军士兵还是很悠闲的。
负责机场守卫的相田中元少佐并不担心,这里距离牡丹江很近,在铁岭河就有一个日军守备队。另一面绥芬河还有国境守备队,所以担心什么?周围的抗联部队早就被清理一空,他们敢打机场的主意吗?
距离机场近一些的几个村子都是中国百姓,更加躲远远的。日本人不找他们麻烦已然烧高香,哪敢打机场的主意。
但是从长春方向调来一个飞行战队,飞机增加了二十多架,让本来显得空旷的机场,变得有些拥挤。停机坪上好多飞机挤到一起,为了加强守卫,日军又调来一个陆军中队,此时这个不大的机场里已然有上千人,终于有了一点军事重地的味道。人数增加,消耗物资也就增加,扩建更需要人干活。为此机场守卫宪兵队把周围的中国百姓抓来,扩建机场停机坪和机库。还有燃料存放仓库,以及弹药库。
因为是两个中队还有大批的飞行员,机械师,牡丹江警备司令部派作战参谋秋津赤坂中佐,担任机场防卫司令。
日军飞机是陆军航空兵,并非单独的军种。虽然有专门的指挥机构,但总体上是归陆军指挥。
调来两个中队加上原来的侦察机,统统归第165航空战队指挥。整个机场就由秋津赤坂中佐负责。
对黑山镇猛虎山林队的空袭,只是摧毁一些建筑民房,连萧克军事设施都没炸毁,还损失四架飞机,让吉野四郎十分恼火。
日本是穷国家,资源很少,每一架飞机都很珍贵,这也就是日军轻易不动用飞机的原因。如今一次损失四架飞机那是一个小队,回来的吉野四郎大发雷霆,认为特务机关情报不准,猛虎山林队竟然有防空武器,让他损失这么大。
为此鸠山理隆把特务机关长叫去,狠狠地臭骂一顿。既然有防空武器,那就要重新研究作战计划。其实吉野四郎也是借题发挥,推卸责任,难道人家有防空武器他就打败仗吗?
不过他这一发火,鸠山理隆也就把怒火发在特务机关身上。派出人员从哈尔滨方向调运重型炸弹,准备对黑山镇进行大规模轰炸。
浅山宏志参谋长认为,弹丸之地的黑山镇,只是依靠飞机就能打败萧克,根本不用地面进攻。轻型炸弹在高空投弹效果确实有限,为此调运重型炸弹。
吉野四郎没什么事干,对于飞机空袭失利也没什么人再追究,他松了一口气。天天吃饱了没什么事干,和几个飞行员也就四处游逛。
距离机场几里地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叫胡家窝棚,只有五六十户人家。周围有一些田地,又临近海浪河,是一个环境不错的村子。村子里的人世代务农,生活很封闭,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日军占领牡丹江之后,由于兵力有限,很少对农村怎么样,委任一个村长后交由穆棱县管。在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影响,生活虽然苦点还算平静。
此时是初夏的午后时光,男人大部分去田地里除草,一些女人和老人在村子里。没有工厂的农村,透出的是平静。驻守当地的守备队日军,接到命令,日本皇军在进行大东亚圣战,中国关东地区是日本的基地。为了稳定后方安全,严禁对中国百姓进行骚扰。
这是关东军安抚东北的计策。一般守备队和宪兵队还真不太敢乱来,所以胡家窝棚这样的偏僻小村子很平静。忙着干活的村民绝对想不到,对他们来说大难临头。
闲的没什么事的吉野四郎,带着他的手下飞行员们在周围闲逛,想打点野味下酒。有任务的时候不可以喝酒,但这几天等待弹药,不用出航,留下一些执勤的飞行员,不当值班的人也就出来。
追赶一只山鸡,不知不觉的走了很远,鸡没抓到,还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