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防空战(二)
树林里杜章盯着天空越来越近的飞机,呼吸都有些沉重。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办法有没有效果,毕竟他们的武器是猛虎山林队自己兵工厂的土造。
局限于生产能力,这种大炮也并不多,这么长时间只是制造了九门炮,本来这种炮是准备安装在黑山镇周围,用于对抗鬼子进攻,但黑山镇被轰炸一次,让萧克有些害怕飞机。也知道鬼子一旦不能进攻,必然会派飞机轰炸。萧克的战斗力在地上,面对天空的飞机他几乎无能为力。
开动脑筋的他终于想出了这种武器,也就是土炮。后世抗日神剧中,有的导演能想到用手榴弹炸飞机,但萧克还没天真的认为那可能。飞机可能飞得离地面百十米高吗?那是开玩笑,就算有一百米高,也没人能把手榴弹撇到一百米远。就算世界体育冠军,恐怕也撇不出那么远。
就算古代重型床弩,射程也不过七八百米。萧克确实想过制造一些大型床弩,用于对付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但思考再三,认为那也不可能,当床弩的巨箭飞到那个高度的时候,早就是强弩之末,已不具备穿透力,如何能击落钢铁制造的飞机?这毕竟不是古代。
当他把自己的方案告诉杨道临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认为可行,毕竟没这么干。但萧克的神奇,以让猛虎山林队上下达到盲从的地步,没人认为不行,寨主说行就一定行。
确实很像萧克说的那样,吉野四郎也很配合,他为了取得精确的轰炸效果,确实飞得很低。再说猛虎山林队没有防空武器,他担心什么?就算地面有轻武器,最大射程也不过千米距离,机枪的子弹就算打上,对这种飞机也没什么伤害,所以他的飞机肆无忌惮向下俯冲轰炸。
飞机终于降到最低点,投弹手把投弹开关抬起,飞机下面投弹口打开,十二点五公斤的轻型炸弹向地面落下。可就在这时,吉野四郎发现前面的树林里突然有火光闪了一下。
他无法确定那是什么,就在他这一愣的时间,看到从树林里飞上来一片东西。速度太快,他还没看清什么东西,那一片模糊的东西就向他飞机扫过来。
这一情景不但吉野四郎一惊,其他飞机员也吓一跳。这是什么东西?但出于驾驶员的本能,飞机想躲开这些东西。可是飞来的东西太多,几乎没有办法躲开,飞机又不是车辆可以原地转弯。
吉野四郎不愧为老牌飞行员,他急切间一抓操纵杆,飞机一个侧翻滚向地面坠去。这确实是有效果,飞上来的东西是斜着向上飞的,他不把飞向高处拉,而是向下坠,确实能躲开这些飞过来的东西。
吉野四郎以他高操的技术和快速的反应,躲过了飞上来的东西,但他身后和左右的飞机却没有这头脑和水平,那些黑乎的东西击打在飞机上,如同暴雨打壁垒。日军十二架飞机是成两排的横队飞行,四面叠加准备对地面进行轰炸。正是日军投弹的时候,飞行员和投单手全在注意地面目标,当这些东西打在飞机上的时候,才明白那是什么?炮弹可又不像,飞机发出一阵剧烈的颤抖,砰呯的声音不绝于耳,当时有两架飞机冒出浓烟向地面坠落。
这是萧克想出来的办法,他确实没有高射炮,但高射炮是什么?不过是向天空打出炮弹而已。所以他把自制的土炮口径加大,把那些对付步兵用的铁蒺藜换成了更大一些的铁弹。这就是一个大号的散弹猎枪一样,是古代土炮的发射方式。其实发射打击的高度也不过一千多米,也能射到两千米左右,但那些炮弹也就失去了力气。
吉野四郎想不到地面有这种武器,他的飞行高度以下降到一千米左右,进行俯冲轰炸。杜章他们的距离算计的也很准,正是飞机降到最低点的时候,如果再有几秒钟,飞将又一次拉高。就在这时,三门炮,一次性发射出的铁弹就到达了上百颗。
二百毫米的口径,装弹达五十多公分的厚度,足足达到了百十多颗,三百多颗铁弹又没有弹道,打出的范围就是一大片,把日军八架飞机笼罩在之内。
毕竟这种炮弹的威力很差劲,对日军飞机造成的伤害并不是最大,但一次性让两架坠落,其他六架飞机除了吉野四郎的飞机躲避方法正确,没有受伤以外,其他的五架飞机都不同程度的受伤。
就算如此,一次击毁两架飞机,也让开炮的防空大队目瞪口呆,太有效果了!弄得所有人一阵兴奋。杜章喊道:“准备”。
其实这样的土炮装填一次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杜章的准备是把炮坑周围伪装撤掉,十几挺马克沁机枪扬起了枪口。这就是萧克下令改装高射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