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媚西,我认为这与长期以来“左倾”的恐怖历史脱不了干系,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他们还心有余悸,就有了很多如夏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片面地强调向西方学习,“西化的还不够”,应该“彻底西化”。从不够西化到彻底西化,都不是一种积极的向西方学习的心态,而是“媚西”。这种媚西导致了一个国家文化的悲剧,有很多著名的学者、教授、作家不但无操守而且无原则,他们利用各种关系联络了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占据了讲坛、文坛,控制了泱泱大国的文化空气,这也证实了中国多年教条式的政治教育的悲哀以及由此导致的悲剧。尽管他们目前还居于主流,但我并认为这些人是什么学者、教授、作家,他们其中有一些人甚至没有最起码的是非观和荣辱观,抗拒不了名声和金钱的诱惑,本质上不过是一些自私自利的名利之徒,只要自己能捞到好处,哪怕是祖国被瓜分他们都豪不在意。
“五四”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多,对传统文化亦知之甚深,他们有誓将“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的使命感和难以磨灭的热情,所以他们致力于推进中国进步之文化理想,努力擦亮启蒙之光。而“五四”知识分子的那种理想和志向被当今一些位居主流知识分子无耻、狡黠地利用,竟然也披着“强国”的外衣,强调中国应该“全盘西化”,实质上他们这种迫切地“向西方学习”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我们向“五四”的文化先驱致敬,因为他们真正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当今的媚西的知识分子只是为了自己。在当今多种文明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时代,我不可能像夏教授说的那个意思,我保守而封闭,并且把“中国情结”和“西方情结”对立起来,我们应该有所取舍地向西方学习,而不是连文化都要彻底地媚西,甚至呐喊应该“全盘西化”。一个强大的国家以及一个有尊严的民族都很好地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代代传承和发扬,并不是完全摒弃。如果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将自己的文化慢慢消隳,真的要所谓的“全盘西化”,那么国人仅有的那点信仰也将会彻底丧失,人心涣散之时,帝国主义的阴魂就会麇至沓来。
当今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并不小,传统面临殆尽并且被“新统”所代替。作为七七年出生的人,我并不是反对一些不中不西的现代化的东西,但是,我们总的保留住一些传统,守住一些传统,我们这个民族要不想沦为奴隶,就必须保护好自己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传统文化。中国重大的问题就是人越活越活不明白,向西方学习了很多,国人变的东西数不胜数,但在最基本的精神上却一成未变,这就是专制主义和奴隶主义,此合二而一的结构大多扎根于中国人的深层心理,很多人没有或者不愿发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没有现代公民意识,更没有坚持表里如一的良知。
为什么要向西方学习?就是需要西方先进和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刺激,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中国要走现代化的路子,所以“五四”的知识分子才发出了这样的呐喊,目的就是为了国人都能做一个自律、自由、独立、现代化的人,而并不是要让国人媚西。一个世纪了,中国变化的可真不少,唯独专制主义的传统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