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美满的亲子关系 > 第四章 父母必须负起应负的责任

第四章 父母必须负起应负的责任

少数,明白优生的道理,才开始怀孕,有时候也生不出来。对于过去的种种,懊恼、后悔都无济于事,不如从现在开始,不管情况如何,都可以着手补救。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有效,方式也合理,都能够从事优生的补救。若是效果良好,谁说不算是优生呢?生之前优,是未雨绸缪;生以后优,是事后补救。两者兼顾并重,应该最为合适。父母以自己的孝道来启发子女的孝道,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子女的行为。这样的亲子关系,不但可以互相规范、彼此共同成长,而且培育出孝道的家风对社会提供子女所需要的生活孝道的第一步,应该是能养。成年子女,对年老的父母,有恭敬供养的责任。反过来说,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同样应该提供其所需要的生活,而且要真诚关怀。

我们通常把成家与立业合在一起讲,意思是成家之后必须立业养家,为子女做好生活的准备。目的在提醒结了婚的男人或者当了父亲的年轻人,今后他的工作,不单是为父母或者大家庭,更是为自己所创立的这个小家庭,为了善尽父亲的责任,必须加倍努力工作,不能像以前那样,就算偷懒,也照样可以混饭吃。

为什么把养家糊口的责任全部归于男人?理由应该是:妇女的天职在生育子女,进而相夫教子,除非不得已,不需要女性在养育子女、料理家务之外,还要在职场上呕尽心血。虽然说夫妻两人上班,可以多挣一份薪水,但是仔细盘算,有时发现所损失的可能更多。

二十世纪中期,英美各国盛行妇女运动,倡导妇女离开家庭,到社会上工作,和男人一样彼此竞争,以显示男女的地位平等。妇女为了在职场中奋斗,有些干脆不结婚,或者结了婚不生育子女,以保持竞争力。自己养育子女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了子女,也交给托儿所、幼儿园。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政府扩大宣传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影响所及,美国的年轻妇女,绝大多数想结婚,婚后想生儿育女,而且多多益善。于是,妇女回到家庭,不再外出工作。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繁荣,就业率很高,大家都以为收入没有问题,生活可以保持富裕。在这种情况下,丈夫有稳定的工作,全家生活不必担心,妇女自然不需要就业。迄今美国中上阶层的家庭,妇女专心家务、天天接送子女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1970年以后,美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家庭生活难以维持,才逼迫妇女再度走出家庭,寻找工作。

可见全世界各地区,大多明白孩子最好在自己家中,由父母亲自教养,身心才能正常发展的道理。由于夫妇无法全都辞掉所有的工作专心做好专职的父母,以免家庭经济产生危机,只好男女分工,以男人为优先,到职场上冲锋陷阵,将妻子留在家中,专心相夫教子。

有人说妇女受那么多的教育,如果不到职场上作出贡献,岂不是很可惜?我们则认为妇女应该受教育,而且应该受良好的教育,用来教养民族的下一代,这样所作的贡献更大。男人专职教养子女,实际上不如女性。但是,如果有一对夫妻,彼此商量决定,由妻子上职场拼斗,而丈夫留在家里专职教养子女,我们也不会反对。只要认为在家教养子女,贡献不小于到职场上工作,那就十分正确了!

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正确的生活观念、基本的生活技能、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以及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本节我们就针对子女所需要生活的四大范围作一下详述。

好学知耻求上进整洁安全合适勤劳守分有恒温馨和谐子女所需生活的四大范围我们的生活观念和西方完全不同,我们所重视的是少年要积福、中年要造福、晚年才能够享福。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好学的精神;兄弟友爱,必须和睦相处;家人以和为贵,不许搬弄是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错事要勇于承认,知过必须能改;家财万贯不如一技随身,读书学习贵在实行;凡事自留余地,不能得理不饶人。列举起来,可以说不胜枚举。然而最终的目的,不外乎从小积福,把福分累积起来,以便日后造福之用。

福分从哪里来?并不是由天而降,也不是父母的庇荫,而是更需要自己的努力。常听说,福田靠心耕,就算祖上的遗产十分丰厚,留下很多田地,毕竟要靠这一代人自己去耕种。有福气的人,必须用心耕耘,才能有收获。具有正确的生活观念,产生合理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配合实际的生活条件,随遇而安,常动善念,多做善行,福分自然愈积愈多,称为自求多福。总之,福分需要亲自积累,不能假手他人。所以父母的责任,在教导子女培福积福,最基本的观念应该是好学、知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