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保卫工作越好!”
门房OK所说的“两气一热”指的就是煤气、暖气和热水供应,现在因为官员们尚未搬来,红楼居民尚未凑足80%的数儿,所以一样也没供应,倒是停电的次数不少。秋后天气渐凉,一场秋雨一场寒,红楼居民已经不再奢望热水,最担心的倒是不供暖气,没有煤气,再赶上停电,那可怎么过冬呢?
刘太太也插话了:“小蹄子,你们年轻人最大的缺点我看就是抠死理儿,唱高调儿,什么平等啦,民主啦,自由啦,性解放啦,这些名词儿空口说说还行,要动真格的,还得讲究实惠!领导干部怎么啦?领导就不该住新楼?依我看,新楼好楼就该尽着领导先住,小轿车就该尽着领导坐,山珍海味尽管让他们去吃,只要他们把国家的大事儿办好,经济建设年年发展,咱们老百姓的生活也年年有那么点儿改善,能得到实惠,暂时得不到的也有个盼头,我就知足!”
刘太太是怎么住进红楼的?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丈夫在电话局当班长。红楼居民大都面临着新装电话或将自家原有电话“移机”的难题儿,所以对这位电话班长的老婆格外客气,不约而同称呼她刘太太,不少人还偷着给她往家送礼哪。因此,她在“传达室沙龙”的这番高论立即受到606、808的附和。
“没错儿!刘太太说出了我心里的话,咱可不能搞平均主义。领导干部吃香的喝辣的全都应该,只要他把改革开放搞好就行!”
“没错儿!国宴就得上茅台酒,我只要求一天4两二锅头。”
这606,808,当然不是人名,而是红楼单元的号码。门房OK也是外号。在大家还不熟悉的时候,尤其是门房OK,他要收发各户的报纸信件,记不住姓名,记住号码也是好样儿的啦。熟识了以后,已经叫习惯了,继续叫号码也没啥不好,除了某些官员喜欢你称呼他的职务以显示身分之外,普通百姓的名字在本质上也就是个符号嘛。
门房OK则不是符号,他是“传达室沙龙”的主人。只因为咱中国百姓对外国“沙龙”的含义弄不大准确,以为它跟近几年兴起的“卡拉OK”酒馆儿是一码事儿,这才给传达室老头儿起了个不伦不类的外号:门房OK。
“传达室沙龙?是红楼居民一处小小的信息交流中心和舆论阵地。虽然水平不高,却也能代表一部分民意。它对没有高级职称的官员能分到高知楼住房的态度,似乎充满了中国老百姓的宽容和厚道--多么可贵的承受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