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团长和李协理员个别交换意见之后,就召开党支委会,传达布置开展“反不良倾向斗争”的重点和步骤。照例是冯团长先定调子。他说话斩钉截铁,不容商量。这主要因为他是文工团一百多人当中资格最老、年纪最大、胡茬子最硬、手表最准的人物。部队里不成文的老规矩:谁官大谁的表准。这是决不含糊的事情。
“……这次反不良倾向,各单位内容不同。战斗连队主要是战斗作风问题,对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检查。咱文工团,有咱们的特点。除了战斗作风之外,重点是生活作风!首长讲得明白,后勤机关、卫生营、野战医院,军部司、政机关的机要、通讯、宣传、文印、门诊各部门,特别是咱们文工团,一句话,凡是有女同志的地方,都要以生活作风为重点!都必须自觉执行‘二七八团’的规定……”
一听到“二七八团”这条军规,支委当中也有几人心中打鼓。好在他们都当过演员,有的还学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此时尚能控制感情,不露声色。个个儿心想,反正文工团的主心骨就是你冯大胡子,真搞假搞由你作主,现在让你可着大嗓门去白话吧,我们听喝还不行?
冯团长年纪最大,也不过才二十八岁。文工团还有两位二十八的,李协理员和炊事班长。但他俩不如冯团长资格老,不敢和他平起平坐,还得承认只有冯大胡子最大。他是一位年轻的老革命,参军十年出头了,而且十五岁当儿童团长的时候就入了党。一参军就当排长,没当过大头兵。遇见调皮捣蛋的战士,他便拍着胸脯大声喝唬:“打听一下去,我的党龄比你军龄还长!轮不上你调皮!”这个绝招儿,在连队,对翻身农民参军的,特别是对那些曾经当过国民党兵的“解放战士”,颇为灵验。只要这么大吼一声,对方也就当场被慑服了。但是,自从调到文工团当头儿,这句口头禅便失却了效力。小知识分子的鬼心眼多,听了这话,非但不怕,反而哈哈大笑。冯团长痛切感到文化兵难带!要让他(她)们服帖,必须说点儿文绉绉的话儿,书本上的字话儿,最好是别林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奥斯托洛夫斯基的洋话儿。只要你嘴上挂几个很大的“斯基”,小文工团员们就会竖起耳朵来听你白话。为此,冯大胡子经常发奋夜读“斯基”们的大本儿书。集腋成裘,他现在已经是个相当内行的部队文艺领导干部了。
关于这次反倾向斗争,冯团长内心里相当反感。特别是政治部王主任还点了几个“重点对象”的名。他怎么知道得这般具体?点得有鼻子有眼儿?准是支委当中的两个人……哼!越过我这个兼任党支书的团长,往上捅条子。家贼难防呵。难防也得防!因此他又强调了几条纪律。
“虽然明确了生活作风是重点,可是,这种事儿不能大张旗鼓地搞。要注意影响!哪个班里的丑事儿,就在那个班里搞,不准往外传!必须向上级汇报的,由我去说!还要加强保卫工作,不准再发生投河跳井之类的非战斗减员……支委会要为每一个同志负责。好好想一想,谁他妈的不是爹娘养的,血肉长的?”
说到这儿,冯团长的调门儿压低了,情绪更低沉。他想起了去年那次反不良倾向斗争中,文工团最好的女演员--演“喜儿”的呀,被逼得上了吊……心中也甚感悲戚。还有那个“大春”,顶多也就跟“喜儿”在防空洞里亲过嘴儿吧,就被一撸到底放到尖刀连里去打冲锋。他不会打仗呀!头一个冲锋就断了腿……我苦心培养了好几年的“大春”跟“喜儿”呀,竟然……唉!如今的小狐狸虽然长得漂亮,能歌善舞,但是要她演“喜儿”,还差一筹!
冯团长的情绪,显然影响了支委会。虽然谁也没有说出“喜儿”和“大春”这两个名字来,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彼此心里明白。团部防空洞里的这个核心小会,暂时哑场了。
冯团长亲身经历过的反倾向斗争,可谓多矣。他不但经验丰富,而且沉着老练--昨晚王主任点了的那几个重点对象的名字,他并未宣布,连李协理员也没告诉。这样留个退身步,他有三条理由:一,并没掌握什么真凭实据。那几名“重点”要是矢口否认,你也没辙!二,虽说是重点,你也切不可下手过重。重点也许正是“通天”的角色。你这里刚要“重打八十军棍”,她那里却讨下了“上方宝剑”,又怎么当众下台?三,这是战争环境。说准确些,是战役之间的休整,短暂的间歇。谁知道何日何时一声令下,全军奔赴火线?那,一切运动都要立即停止,而且不准、也不容你再算老账--须知,战争可以勾销一切!因此种种,冯团长暗自订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