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人心难测
一个毛雨纷飞的冬季,来自遥远,贫困,落后山区的农民某甲,携带着聋哑妻子及四岁的独生女儿乘火车外出到沿海城市去打工,火车需要中途换乘,从未出过远门的他们,下车后,显得很胆怯,一部电三轮车开到了他们的面前,询问他们是否是某省的人,他答应是;那人便说,我们是老乡,我看你们很可怜,肯定还没吃饭吧,本来钱就不多,就别去馆子里浪费那个钱了,我请你们吃面条吧!
某甲感动的眼睛都有一些湿润,心想世上真是好人多,一出门就碰上了,随着这人来到路边的廊檐下,与聋哑老婆一道,坐水泥墩上,等了只一会,热腾腾的面条就端上来了,他们吃完面条,他感到头昏昏沉沉的,两人就都不由自主,不约而同的睡着了,等他们醒了,好心人不见了;尤其令他们魂飞魄散的是:女儿也不翼而飞!坏人假装好心,在面条里下安眠药,就是冲着他们的女儿来的。
火车上,一位在读女研究生遇到了一位贤淑温雅,和蔼体贴,笑容可掬的老大姐,两人面对面坐在货车的一个车厢里,她见老大姐很是温和,对人无论是在言行,还是在举止上,表现得很是友善尊重热情亲近;于是,不仅毫无戒备之心,反而顿生无限之好感,老大姐便主动与她攀谈了起来,期间,买水果,买瓜子,买午饭,老大姐争着抢着为她付钱,;就连上厕所都相伴而行,两人亲密友好的不得了。
火车到了一个中途临时停靠的小站,大姐神色焦虑的告诉她,她遇到了一点麻烦,必须要临时下车,因为她有一个亲戚,在这里的乡镇上做收购的买卖,差一点钱,一时周转不开,她要给他送点钱去,一个多小时就好,当然,如果妹妹事儿不急,不妨陪姐姐去走一趟,毕竟我身上钱款带多了一些,一个人走动不是很安全,多一个人多一些照应。未等她回答,马上又说,我知道,你不能耽搁太多的时间,我一定会保证你能够及时安全返校的;一路上,姐姐费用全包,还会请你赏美景,尝美食······怎么样,陪姐姐逛一趟可好,反正又耽搁不了多久!
研究生因为对她是一个好人这一点深信不疑,短短的旅途中已对她培养起了信任,喜欢以及友情,毫不犹豫的就跟着下了车,等到下了车,那妇人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最终乘拖拉机,转班车,转货车,又再乘班车,转火车,几经周折,七拐八弯,进入了茫茫的荒山野岭之中,走到一个村口,出来一伙面目狰狞,凶狠强壮的中年男人,晃言之间,好姐姐就不见了踪影。
这伙人把她带到了一个更遥远的山村里,把她的身份证强行收去,对她实施殴打,捆绑,辱骂,甚至凌辱,三天后,把她卖到了一个远离人世,四面高山,东西莫辨的村子里,卖给了一个四十多岁,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丑陋的中年男人;每天被人看守着,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外,手脚都是被捆绑着的。
古人为什么劝告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湖险,人心更险”;“对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皆因世上不分天南海北,不分左西右东,总有那么一些明火执仗的坏人,或极力伪装成好人的歹徒。
廖国海遇到的大部分人,虽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使用了一些手段,玩弄了一些伎俩,违反了一些规则,他们的行为可能触犯了刑律,但是,平心而论,包括廖国海在内,他们并非是蛇蝎一般歹毒,虎狼一般凶狠的歹人。
卻明业余时间学习刑法,掌握了主观恶性极深的犯罪与怀着侥幸心理,主观上基本没有恶性的两种犯罪在性质上的区别。他在接触到的许多领导干部的犯罪中,看到的多半是本身并没有犯罪的故意,只是经不起他人的不断腐蚀,拉拢,引诱,在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之下,在侥幸心理支配之下,半推半就的一步步踏入犯罪的沼泽,逐渐深陷而不能自拔。
权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使人产生膨胀心理,会使人盲目自信自大,会使人忘乎所以而敢于为所欲为;廖国海自以为,他在党纪国法之间寻求到了一条巧妙的路径,足以规避法律;加之他认为大家都同声同气,穿一条裤子,义气和忠诚足可信任,由此而对自己原始的欲望未加予任何的疏导,管理,分化,反而放任她慢慢蔓延,生长,磅礴,让她顺着缝隙长成了畸形的体型和状貌。
事物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的过程,这好有一比,譬如小偷小摸的人,他自己知道,偷摸违反道德,违反公序良俗,甚至犯法,所以,也只是试着小打小闹,谁知总是频频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