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丑为岁煞,合称三煞。
巳酉丑年月日时,煞东方寅卯辰。寅为劫煞,卯为灾煞,辰为岁煞,合称三煞。
十二支六合及化气:子丑相合化土,寅亥相合化木,卯戍相合化火,辰酉相合化金,巳申相合化水,午未相合化土。
十二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戊相冲,丑未相冲。所谓相冲,是子冲午,酉冲卯。因为子属水午属火,水能克火,火不能克水,金可以克木,木不可以克金,即所谓“东冲西不动,南冲北不移。”
十二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酉戊相害,申亥相害。
十二支三刑: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戍,戍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十二支配天干禄和刃(乾坤艮巽没有禄刃,己戊的禄刃寄于丙丁):甲,禄在寅,刃在卯。乙,禄在卯,刃在辰。丙(戊)禄在巳,刃在午。丁(己),禄在午,刃在申。庚,禄在申,刃在酉。辛,禄在酉,刃在戍。壬,禄在亥,刃在子。癸,禄在子,刃在丑。
十二支天马:子马寅,丑马亥,寅马申,卯马巳,辰马寅,巳马亥,午马申,未马巳,申马寅,酉马亥,戊马申,亥马巳。
十二支配天干阳贵人:甲贵未,乙贵申,丙贵酉,丁贵亥,戊贵丑,己贵子,庚贵丑,辛贵寅,壬贵卯,癸贵巳。阳贵人冬至后从未宫起贵顺推,辰戍为天罗地网不入贵人。
十二支配天干阴贵人:甲贵丑,乙贵子,丙贵亥,丁贵酉,戊贵未,己贵申,庚贵未,辛贵午,壬贵巳,癸贵卯。阴贵人夏至后从丑宫起贵人逆推,辰戍不入贵人。
十二支记年月日时:《周礼》“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月二岁之号……”“十日之号”,是指日辰配十天干而言。“十有二辰”,就是指十二地支。记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年称为子年,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年称为丑年。余类推称为寅年卯年辰年巳年……亥年。
记月,称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亥月。
记日,称为子日丑日寅日卯日……亥日。
记时,称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亥时。
二十四小时配十二时辰:子时,午夜十二时至凌晨一时。丑时,一时至三时。寅时,三时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戍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二十三时至零时为夜子时。
先天八卦所谓先天卦,主要的含义有三:
一、先天八卦,是以八卦的形式说明宇宙的先天,即宇宙的起源是由含有阴阳因子的太极化生为两仪,即天地,或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化生为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由四象的阴阳化生为八卦,由八卦阴阳化生为世界的万物。
《系辞传》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于身,远取于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明了先天八卦是古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上观天象下察地形而仿宇宙自然形象而创作的,如先天八卦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震(雷)、巽(风)、坎(水)、离(火),形象地表示了宇宙自然现象。
二、先天八卦为伏羲氏作,先于后天八卦周文王作,所以称为先天。
三、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所谓“体”,是根本是基础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原来的自然现象。《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意思是:太极化生上天下地互相配合定位,山(岭)和泽(水中重聚)互通气息,雷雨风云相互出入而过逼,水与火不相射而是互相的资助,八卦天地山泽雷风水火是互相交错的,即是各卦内在的自我阴阳和各卦相互发生的阴阳关系斗争———统一——斗争的反覆是永恒关系化生过程。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居东南震居东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所谓先天之学也”。是先天八卦各卦方位之体。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兑离震为阳,巽坎艮坤为阴,乾竞为太阳,离震为少阳,巽坎为少阴,艮坤为太阴。”是先天八卦顺序及各卦属性之体。
后天八卦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