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死战先俞1
涂山坪。
在铁臂的招募下,洛阳兵士已经达到姬南开始预期的一万人,暂时不会再招兵,火枪的生产,也顺利进行,除了上党和單狐,洛阳这支两千人的火枪队伍正在建设当中,申辚为队长;石硫磺的诸备,也基本足够,铜的储备,也暂时够用;骑兵队伍的建成,也在杨虎的日夜苦练之下,正在形成。
骑兵队的武器也定型为长枪和连弩加神雷,再配一把短刀,用刀不用剑,是因为马上砍劈为主,长度也经过了精心调整。
步兵队为铁臂总负责,配以申辚的火枪队,加神臂弓远射阵,兵士着连弩,神雷,长枪和短刃。改戈为枪,一是实用,二是省铜,按姬南的计划,不出半年,他会把铜制兵刃全改成精铁。
火炮生产,停在十台,主要是炮弹太麻烦,试制了多种形式,都达不到姬南所设想的要求,加上工人有限,所以主要精力在生产火枪上。神臂弓阵比原先的设想加强,配上了带火药驱动的箭,射程提高了太多,能达四百米,足够震慑敌人,只是这种弩太重,弩手需强化训练方能拉动,不能配备太多,神臂弓队伍人数到五百,每人配箭二十,配带火箭一十,暂不增加。
涂山坪修成了几座大型高高的火炉,几位挑选铸造师也打起了精神,他们知道公子有新的任务安排,唐三派来的人也到了涂山坪,一场关于铁的重新炼化开始了。
石灰的生产,早有准备,质量好不好,合不合用,是无法控制,只有一步一步尝试。姬南也无法在自然状态下找到硅、锰、硫、磷等原料,只好用各处找来的矿石进行尝试。
單狐,上党,洛阳,三地的石灰,和三地找来的估计含有硅和锰等物质的矿石,分别打上标志,分炉试验。焦碳的生产,也是刘三早就按公子的要求准备好了,且量足。
要求不可能太高,只要能生能出的钢铁能超过铜就行,这个时代用于武器的铜是后来称的青铜,当时叫白金,炼化时,加了特殊的矿石,使铜成了含锡和磷的合金。姬南之所以要买下上党北的铜矿,就是想用那里的工人,完善在这三地的更好的铁铜的开发利用。沙田山矿的青炝派来了两位老师傅,一起研究铁的提炼。
这些过程交给这些师傅后,姬南回洛阳。
吕未带来消息,他在睢阳,做起了生意,和各大家开始接触,已经招起了几百家丁,以护卫生意为由,暗中训练。
开春的第二场战斗,发生在赵国北边。
赵分身乏术,派毛遂和成皋谈好的价钱,灭杀戎于雁门,给金额三十万,价不算太好,但出于赵与洛阳帮助太大,成皋和姬南商议过后,同意带五千上党兵出战北戎。
成皋与北戎这一战,公子派杨虎杨束同行,胡老将军在上党光狼城驻守。姬南相信成皋,但他并无多少实战经验,而且性格冲动,对于新武器的运用也不算太熟。北戎擅骑,所以,杨虎带五百骑兵同行,加上上党骑兵,一共一千五百骑兵,加三千多步兵,三千多步兵中,有一千带着火枪及排枪,全军配努和神雷,估计以成皋的作风,他余下那一万神雷应当全数带上了。这个部队,灭杀北戎一小股队伍不成问题,姬南想借此练一下骑兵和火枪队。
但是,姬南这次判断错误,认为北戎只是春季缺粮,南下抢一些物资。
跟姬南有相同判断的是李牧,这位赵国名将,一直驻守北方,因为赵国意识到东方的卫国正在出现问题,魏国突然行动,把卫国国君杀死在大梁,然后安排将军西门邺带着五万精兵前往濮阳接任卫国国君,如果魏把卫全部控制,魏在河东郡依然有一块飞地,加上卫国,那么局势上会对赵形成一个弧形包围,所以,赵国把李牧换到了东边战场,随时准备以帮卫国平乱的名义进攻卫国。
正在毛遂和成皋谈判时,正在李牧带着五千亲兵正在朝着东边快马加鞭飞奔时,一道道书简摆到了赵王桌上:北戎已经过了云中,直逼治水!这就是说,北戎已经破了北长城!
赵王大惊!
平原君赵胜:“前方报回的消息,北戎只用了半月便破了北长城,难道此次北戎不单纯为抢粮度春荒而来。”
赵王:“北戎四万人马,主要是骑兵,以前的情况看,他们不会深入长城太远,但是这一次,数万骑在沸革单于带领下,只用了半月便从云中地区破了赵北长城,情况不对。”
北戎再往下,就是太原郡,老将廉颇正在晋阳和秦将李信对峙,此时赵国大军也在晋阳。如果派廉颇北上抵北戎,秦兵突然出动,晋阳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