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面临同样的难题:人员流动率高,人才留不住。
我所在公司无法幸免于难,尽管公司采取了许多福利措施留人,但效果甚微。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无法安身立命于你的公司,他们的心十分浮躁,像白云在天上飘。
这样的现状对我这个人力资源部经理是个很大的考验,现在企业通行人性化管理,上司已经不再批评你了,而靠的是自觉。我也是要面子的人,心里想着,如果到年底,公司所要的人才仍然无法招到
,我也走人。
公司换了新总经理,老板的儿子上任,对公司大刀阔斧改革,更是不惜重金挖掘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我将一大摞简历放在他的面前,他看也没看,我心中有些忐忑,我还不习惯这个新领导的脾气。
“什么时候有招聘会?”老总问我。
我赶紧答道:“明天下午,市人才交流中心。”
“我也去,你做下准备。”
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我长出了一口气,但也觉得奇怪,公司老总日理万机,有无数的人
际关系等着他去沟通交流,招聘人才通常是人事上的事情,一个企业老总,不惜屈尊去人才交流中心,充入到那儿紧张的气氛中,实在难得。
我晚上加班准备材料,通过简历,将每种人才进行了分类,哪些是公司有希望的,哪些是根本不可能来的,哪些是不符合我公司专业的。
我抱着一大摞的资料进入招聘大厅里,老总已经在写有我们公司名称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我放下资料,便与他介绍,他却摆摆手:“资料我不需要,我只想见人
。”
一句轻描淡写,让我想哭,我好歹加班做了这么多工作,他这样做是对我价值的否定。
我的态度也不怎么好,而他则依然故我地对前来应聘的人员打招呼、扯家常,对方先介绍,简单地介绍,他只是随便问几个问题,然后便在自己的工作本上记录下人家的姓名,对于适合的人才,他当场便拍板让人家明天到公司报到。
休息时间,我纠正他:“不看学历,不看简历,这样的招聘逻辑有问题吧,他如果说谎了呢,他如果专业不
对口呢?那个小张,是学化学的,你让他去机修车间,合适吗?”
老总笑了,对我说道:“我之所以过来,就是不看中这些简历,它们如废纸一样,至于你说的专业对口与否,已经不重要了,人的态度十分重要,见面比简历更重要。”
看着他忙碌地嘘寒问暖,我突然间有所顿悟:我们通常的人事工作者,总是在一大堆的简历中判断人的是与非,但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寥若晨星,气质是人的名片,态度是人的见面礼,其实,见面比简历更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