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有名的咖啡馆,老板是纽约人,十分内秀的模样,加上妻子的苦心经营,咖啡馆生意出奇地火爆。
周围开了许多家咖啡馆,这对他们的生意产生了影响,由于他们是老店铺,传统思维严重,就连音乐也是原始的古典音乐,这一度使咖啡馆的业绩下滑。
“如果不创新,可能会被淘汰。”老板
赛维对妻子雅娜说道。
“我们可以效仿那些新开张的咖啡馆,将音乐换成劲爆的,再招个大厨,制作美味的中国味道的快餐。”妻子建议赛维。
“如果那样,我们是在走老路,我们必须与众不同。”赛维语重心长。
一位客人,一直在看书,桌上放置的咖啡很快冷却了,以至于雅娜加了好几次热水。
一位妇女,一直在打电话,几乎忘记了桌上的咖啡,等到她思维收拢后,咖啡早已经失去了最佳品尝味道。
“要告诉顾客,咖啡的热度是有时间与温度要求的,如果错过了,就不是我们咖啡的质量问题。”雅娜觉得有些冤枉。
“我们不能向顾客说不,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任何咖啡馆,我们能够
做到的就是要提醒他们:他们该喝咖啡了。”赛维灵机一动。
特制的咖啡杯,装着电池,可以根据温度对顾客进行善意提醒:“您该喝咖啡了,否则就会错过最佳品尝时机。”
提醒咖啡,一经推出,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提醒顾客喝咖啡,没有这样做过,而这样做了,就让大家心动、感动。”
顾客开始盈门,许多人就是奔着这特殊的创益而来。有些其他行业的老板们,在这儿品尝过经典的咖啡后,也创意性地将提醒咖啡的创意应用到生产线上,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更有些宾馆的老板们由此想到了叫醒服务等。
并不需要刻意地增加产品的成本或者改进产品的质量,从服务的盲区着手,就已经取得了质的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