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我们将是渭县最富有的人!”
说这番话的百里尧,昂头看天,仿佛天空才是他的极限,其余三人看着这样的百里尧,不由得觉得,这瘦弱少年的体内,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或许可以震天撼地!
……
第二日一早,丁狮和荣就赶着马车离开了渭县,有运输,有货源,有市场,百里尧的小型商业“渠道”,就算彻底建成了。
短短半月的时间,浜水亭的粮仓,时隔几十年后,再次被填满,浜水亭的百姓,上到老翁,下至孩童,都知道这位大功臣的名字:百里尧。
一月之期转眼便到,当富绅带着人拉走了两百石粮食时,他也看到了店铺角落中,被稻草遮盖下,隐隐露出的一角。
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东西:药材!
“这小子上哪弄了批药材?”
要知道,能将生意做到药材品类,是评判一个商人成功与否的最低界限。
百里尧的确做得风生水起,但他忽略了一件事:人怕出名猪怕壮,适逢乱世将至,太过露头,容易迎着那“当头一棒”……
这一日,百里尧同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叫上张生准备出去置换些货物,可还没出门,就出了意外:
木门被撞开,进门的是十几名官兵,领头的是个中年男人,与那富绅有七分相似,定是本县县丞没错。
“你就是百里尧?”
百里尧应下,还没等问什么,那县丞便挥了挥手:
“奉县令大人命,西街米铺掌柜百里尧,触犯律法,有私贩违禁物资之罪,押入县中大牢,择日审问,带走!”
百里尧一愣:他一没碰盐,二没碰铁,所置换的,也都是律法允许范围之物,怎么就违禁物资了?
当镣铐戴在手上的那一刻,百里尧相通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有人眼红了!
边被推嚷着出门,百里尧边转头向张生喊道:
“张大哥,去找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