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掌秦 > 第18章公元前三世纪最值钱的“东西”

第18章公元前三世纪最值钱的“东西”

“留步!价钱什么的,还可以再商量啊!”

说起砍价,百里尧还真从没怕过谁,市场里的大爷大妈,就没有不认得他的。

脸上满是不耐烦,百里尧道了句:

“一尺布,三石粮食。”

先前掌柜的要价,的确高出市价一倍,可百里尧这一还价,就给压到了最低,这是一种策略:“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石?不可能!这价钱太低了!”

注意,此时掌柜的说的,是“太低了”,而不是“不卖”。

“二十尺,六十石粮食,一口价。”

百里尧丝毫不退,再次敲打着掌柜的心中底线,掌柜也终于忍不住了:

“我就是烧了,三石一尺布,也不卖给你!不送!”

张生此时面露焦急,百里尧这种讨价方式,在他看来一单生意也做不成,刚准备出言劝阻,却听百里尧道:

“张大哥,既然人家不卖,咱们就去别家看看,大不了那七十石粮食,回头喂牲口去。”

先前的掌柜,谈得是生意场,思路也是生意经,可此时听到百里尧这话,他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回到了根本:一个饭不足食的底层百姓。

就像百里尧猜测的一样,他这店里虽然布匹不少,但家中的余粮,真的不多了,这个世道,普通百姓饭都吃不起,哪还有心思想着穿着?他可已经一个月没有卖出过布了!

别看只是嘴角的肌肉微微颤抖了两下,掌柜的此时心中,已经左右“倾斜”了数十次,终还是在现实面前低了头:

“唉!一口价!二十尺布,七十石粮!”

谈判的技巧,其实就是心理战的博弈,百里尧从开始便占据了上分,哪有输的道理?

同张生将七十石粮食点算好,又借了几辆牛车,拉到了布店的门前。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张生抱着二十尺上好的绸缎走出布店时,看着前方百里尧的背影,心中敬佩不已:

“天才!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当天,百里尧又用近乎于同样的方式,将剩下的三十石粮食,换成了三头牛,这次并不是在集市,而是渭县城外的小村庄中。

渭县到胶东郡的距离不算太远,一来一回六个时辰足够。

傍晚宵禁前,荣就带着一人,回到了店铺。

“丁大哥,你怎么还亲自来了?”

百里尧的本意,只是想让丁家四兄弟随便来一个就好,目的是商讨接下来的“合作”,丁狮亲自到,这是显示他对百里尧的重视。

“百里老弟相邀,一定是大生意,我怎能不来?”

说实话,当荣走进店铺时,看到早上走的时候,还摆满的粮食,现在成了一片空旷,他心中着实有些揪心:浪费粮食可耻啊!

但当他看到百里尧手中的二十尺绸缎,不由得想开了不少:还行,不亏。

“哞!”

三声牛叫从后院传来,可是彻底震惊了荣:赚大发了啊!

宵禁时间已到,关了铺子,四人来到后院的石桌旁坐下,百里尧将绸缎递给丁狮,问道:

“丁大哥,你看看这些布,在郡中能卖上多少粮食?”

中间商赚差价,这就是百里尧的从商之道。

那个时代通讯极不发达,什么最值钱?当然是消息和人脉!只要消息够精准,人脉够广,从南到北不同货物,几个转手,上百倍的利润,也未必不能实现!

仔细打量盘算一番,丁狮给出了一个公道的价格:

“一尺布,十二石粮,应该没问题。”

三石入,十二石出,仅仅一天,百里尧就将一百石粮食,变成了二百四十石,不可谓不神速。

既然这么赚,那布店的掌柜,为何不自己拿到胶东郡去卖?

原因很简单:就算拿去了胶东郡,他没有固定的商铺,根本没法贩卖,再者,都快饿死了,谁还考虑怎么赚钱?

这,便是中间商赚差价的理论支撑。

百里尧满意地点了点头,道:

“这布,丁大哥你先拿着,先为我准备好一百石粮食,明日我让荣大哥随你回去,将粮拉回来。”

听百里尧这般说,张生心有疑惑,不禁开口问:

“为何不将粮食全都拉回来?如此不就还上了税钱?”

百里尧微微一笑道:

“张大哥,人要眼光长远一些,原本我还没什么把握,但今日一试,我有八成信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