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天梯 > 第九十一章 项目重启

第九十一章 项目重启

第九十一章 项目重启

香港的夜生活丰富多彩,香港市民大多习惯晚睡晚起。

驻港官兵们为尊重香港同胞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营区内没有了熟悉的军号声,中队、连队是哨声,机关干部那里是闹钟。

飞行计划基本很少安排夜航训练,即便安排夜航,也会在十点之前结束;组织昼间飞行,开飞时间也由以前的七点推迟到九点以后。

营区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很多战士直到退伍,都没能踏上除了军营之外的香港土地。

若是因公外出,需要出港,则必须报周计划、日计划,每晚团里都要汇总上报驻军值班室第二天的外出计划,待批复下来,第二天方才能出去,否则,连营区大门也出不去。

手机,在港内营区无论是干部还是士官,都是禁止使用的。宿舍和办公室的电话只能打内线。

有的开通了全军的军线,那就可以通过一种军线的IP电话卡,拨打外界的电话。

各连队都会开通两三部这样的电话,如同以往内地部队的IC卡电话亭,官兵们可以排队给家人打打电话。

方林办公室内的电话开通了这项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和姜晓丽、和父母通电话了,这已方林心中暗暗窃喜了。

严格落实的一日生活制度,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在个相对封闭的营区内,方林开始了自己的驻港生涯。

不过,对港内营区很快失去了一开始的那种新鲜感,就是那个小超市,方林也已经一个多月没去逛了。

这天,机务处组织对机务中队进行业务理论考核,方林要去监考,考核的地点是机务训练中心的多媒体教室。

走进教室,方林愣住了,除了黑板和投影仪,下面每一个座位上都装配有一台计算机,与讲台上的那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和网线,构建了一个局域网,这是一个标准配套完善的多媒体教室!

这么好的硬件条件和配置,一下让方林想起那年科技大练兵,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的自己,提出一个不切实际的设想,做一套Q团所装备机型战机的外场维护保障的计算机教学系统。

当年,自己还为此和孔卫国“拍桌子、瞪眼睛”,后来因为没有硬件条件的支撑,彻底沦为好高骛远的空想,自己也将这个项目埋在心底。

“等我们教室内每个课桌上都有一台计算机时,当我们人人都会熟练使用计算机时,那时候,我相信,你说的那套教学软件绝对实用、好用!绝对能起到大作用。”那年孔卫国最后告诫方林的话,犹在方林耳边回响。

现在,不就是孔卫国所说的时机?

而且,如此配套完善的多媒体教室,还有这些年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制作条件,还是使用条件,都比孔卫国所说的还要强。

方林的心一下热了起来,恨不得立马回到办公室撰写项目方案,申报重启那个在方林心中搁置了八年多的项目,而且这次,方林深信大队、机务处和团里一定会全力支持,一定会批准这个项目。

方林在教室内缓慢地走着,看似在巡视监考,其实思绪早就飞了,早就沉浸在那个项目的构思之中。

待业务理论考核一结束,方林一路小跑,冲向办公室,开始撰写《某型直升机维修保障辅助训练系统》的项目论证报告。

如今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早非八年前可比,网络化、信息化飞速发展,也使得方林对之前的设想进行了改变和完善。

这套软件依旧采取分专业、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依旧采用动画教学、互动操作的模式,但不再是通过VB进行集成,而是通过更为开放、更为灵活、更便于访问的网络技术,以网站维护、用户访问的模式来作为整个辅助训练系统的核心。

当年在空工院读研时,方林就写过几个项目立项报告、论证报告,而且,这个项目的整体框架,方林本就是成竹在胸,因此撰写其论证报告也是驾轻就熟。

半个下午,到晚上十二点,项目的基本情况、背景情况,必要性、可行性,实施条件、技术方案,研制进度、时间安排,以及最后的结论,一份论据充分、内容详实的项目论证报告“新鲜出炉”、打印成册。

第二天一上班,方林就带着这份报告,走进了机务处王处长的办公室。

去年,王处长去过几次广州基地,见过方林,对方林的印象也挺好。

“王处长,我有个想法想向您汇报一下。”一番寒暄后,方林道。

“哦,好啊,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