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水在时间之下 > 第94章

第94章

够触动我的内心。

后来,我写了两本有关武汉的书,一本叫《汉口的沧桑往事》,另一本叫《汉口租界》。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汉剧艺人的人生经历不断地闪现在我眼前,让我难以忘怀。他们的命运唤起了我写这部小说的欲望。

这个欲望,存放在心许多年。直到去年我才真正开始动笔。用了一年的时间,时断时续地写。整个写作过程非常紧张,但我写作的感觉却一直非常舒服,直到今年六月完成这部小说的写作。

现在,这本书终于出版了。

这是一本有关尖锐的书。我在写作之前,曾经先写下这样一句话。小说写完之后,我觉得不仅如此。人世有多么复杂,人生有多么曲折,人心有多么幽微,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

无论如何,在完成这样一本书之后,除了自己浑身一松而外,有许多的人我都要好好地感谢。没有他们,我的写作恐怕难以进展顺利。毕竟,于汉剧我是外行。

我最要感谢的人是刘小中先生。其实我只见过他一面,对他的经历几无了解。读他的书,知他曾为汉剧演员,后来也做编剧。刘先生一生钟爱汉剧,为了汉剧史料得以保存,他花费毕生jīng力写了许多关于汉剧的文章。我最初是在省政协的文史资料的汉剧专号上读到他撰写的汉剧历史。后来又专程登门拜访,听刘先生细说了他写这些书的过程。他将自己手上仅存的一部油印资料借给了我。我不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写成那些文字,我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于武汉于汉剧真是太重要了。如果不正式出版,我们的后人将无从了解到汉剧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很长时间,我都觉得无论如何要帮助刘先生将这样的一本资料正式出版,虽然刘先生并没有委托我,但于我来说,却觉得这是我们重要的文化财产,我有责任和义务来做这件事。几次我都向出版社推荐和介绍,出版社听到我的陈述之后也颇有出版之意。我亦将刘先生的电话给了出版社编辑。但这期间,不知哪里出了差错,以致这本书始终还是油印本。出版仿佛也遥遥无期。我为此曾给刘先生打过几次电话,想告知他老人家出版社的意图,结果家中均无人接听。一晃两年,便突然听说刘先生已然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令我意外,也令我痛心,此外还有许多悔恨。因我到底没能为刘先生帮上忙。这本珍贵的汉剧史料至今仍未正式出版。我想,小说出版后,我将继续为刘先生的这部资料得以正式出版作一番努力。我能为他老人家做的,大约也只有这个。

我还要感谢的人是武汉文化局创作中心的杨德萱先生。他弟弟杨德祥是武汉电视台记者,我们有过一些合作。他听说我正在写一本与汉剧有关的长篇小说,便告诉我他哥哥杨德萱对汉剧非常有研究,甚至收藏了许多与汉剧相关的东西。在杨德祥的介绍下,我拜访了杨德萱先生。他向我讲述了许多汉剧演员的旧事以及汉剧的轶闻。还专门陪我登门请教汉剧老艺人以及请我观看汉剧专场演出。这个过程令我大量呼吸到了汉剧的气息,所有书面的东西都变得鲜活起来。

我的大学同学耿广恩则将他的朋友——省艺术研究所的胡应明先生介绍给我。其实我与胡应明在一起开过好几年的会,但我并不知道他与汉剧有何关系。胡应明送给我一堆当年出版的汉剧老剧本,在那些泛huáng的纸页上,一行行黑色的唱词齐齐涌现我眼前,又呼啦啦地走进小说之中。老戏文带给我无数灵感,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像chūn树抽枝发芽一样生长出来,为了这个,我几乎将小说重新梳理了一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