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皇弟 > 第六十八章伊比利亚羡东风

第六十八章伊比利亚羡东风

字,描写了自己在大明的所见所闻。

这本书很快就在葡萄牙引起了轰动,没多久,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都流传着这位先生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从此名声大噪,虽然是破落贵族,毕竟受过良好的教育,于是他被聘为科英布拉大学的教授,专门负责讲授大明的经济和文化,一来二去,他成了伊比利亚半岛上著名的了解东方的学者。

克鲁士先生年初的时候,受斐迪南二世的邀请,来到了西班牙。他已经在巴拉多利德住了很久了,不过现在的生活和以前为了生计要么是四处奔走、要么是冒险出海的处境比起来,他现在的日子真是惬意多了。最近这段时间,他时常在巴拉多利德和萨拉戈萨之间做着短途旅行,有时候也会去巴斯克地区逛一逛,考察一下西班牙各地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作为一个著名的葡萄牙学者,西班牙人并不禁止他在境内的活动,唯一的要求便是若国王需要找他咨询的时候,克鲁士必须尽快出现。西班牙人现在迫切希望收集到有关于大明帝国的信息。

西班牙的现任国王费迪南二世非常嫉妒菲利浦一世的好运气,这十几年来,葡萄牙人在东方乱冲乱闯,竟然打通丝绸之国的航线。他早就对葡萄牙人这条黄金航线起了觊觎之心,不过现在只能够在心中想想而已。

主要原因是,两国有条约的约束,再加上葡萄牙人现在军力着实强盛,火炮犀利,不可小觑。西班牙的军队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费迪南二世暂时还不敢撕破脸皮。不过为了利益,他只能够另辟蹊径,想办法套出葡萄牙人航线的秘密。

克鲁士教授就是个很好的目标,这次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大学花了大价钱,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邀请克鲁士教授前来讲学,就是出自费迪南二世的手笔。只不过这位国王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克鲁士教授实际上是一个间谍。他早已经秘密加入了大明国籍,在大明已经结婚生子,那里的日子比欧洲好多了。

克鲁士教授现在供职于大明军机处下属的情报司,属于锦衣卫的编制,他的官职是百户。他回到欧洲的目的收集欧洲的情报,当他的上级问他愿不愿意回欧洲工作时,他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无它,首先这份工作报酬丰厚,而且容易升职,工作之余,还可以假公济私,通过与大明的贸易发财。这样的好事,再说除了在海上航行,也没有什么风险。何乐而不为?

……

现在欧洲都是通过他的著作了解了大明。读完他的书,欧洲人首先对明朝城市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大”。克鲁士在他书中直言不讳的介绍说:“您可以展开你的想象,大明帝国比听起来要大得多。”比如他所在的山东省,每个小镇都像城市一样“极壮丽”。登莱的郊区都是“幅员可跟里斯本相比。”

而比“大”更叫克鲁士流连忘返的,是明朝城市“人口繁庶”的生活。登莱普通百姓的家居装修,都到了“令人惊羡”的程度,家家都是清雅的家居布置,房屋十分清洁,家具非常精致。

每到夜晚时,河边更常有“文艺青年”吟诗奏乐。生活在登莱的克鲁士有时候也常带着乐器跑去河边凑热闹,跟新认识的登莱青年们合奏一曲,场景其乐融融。

何止是克鲁士见到的登莱如此,同样是齐王封地的特林城,更在奴尔干的城镇里,看到了明朝城市里宽到“十五骑可以并行”的街道,还有绿树成荫的城市。

这些城市不但卫生清洁特别好,而且还有叫这位葡萄牙人连呼不可思议的“养济院”,可以收留乞丐和残障人士,还有“充足的大米供应”。市面上猪羊鱼肉的价格都很便宜,花一点钱就可以吃到丰盛的宴席。如此国度,简直是“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与热闹城市生活对应的,就是大明帝国的乡村。克鲁士当初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最震撼的就是明朝的农村,到处是阡陌纵横,扑面而来的绿油油农田。 而在同时期的欧洲,郊区还常见各种荒地野地,而在他造访的山东地区,以克鲁士的话说“耕地差不多全开垦出来”,而且粮食蔬菜水果都非常丰富。

克鲁士更为明朝农村的强大技术折服:登莱当地的筒装大水车,轻松就灌溉大片良田,连山顶上的农田也能灌溉到。简直是“物产丰富而人口众多。”

这样的富庶水准,作为欧洲小贵族的克鲁士心悦诚服的认输:仅仅是一个山东,农业产量远超过葡萄牙和西班牙总和,他在书中描这样的乡村“整个看来象一座大花园,并有无可形容的宁静与安详。”

克鲁士书中自诩他在观察明朝时,各个细节都不放过,就是为评估大明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