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形同虚设,落实不到位。差不多沦落成一个考试机构了。
齐王朱厚炜来到国子监后,国子监的新任祭酒以及教职员工已经在大门口恭候。朱厚炜当场宣布朝廷将投入大笔资金恢复国子监的规模,明年将招收五千名学生入国子监学习,顿时引起在场的人一片欢呼。炜还宣布,国子监的办学模式将有所改变,将采用登莱行政学院模式进行改组。
国子监的课程也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学部分维持原有的课程不变,只做微小的调整,被命名为文科。第二部分为制学部分,主要是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定为理科。
以后每一个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需要参加毕业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文科,理科成绩都要计入毕业成绩。只有文科,理科成绩全部合格,方能正式获得毕业证书,朝廷方可以授官。
两个月前,负责监国的朱厚炜罢免了原来的国子监祭酒,正式任命大儒蔡清为新任国子监祭酒,蔡清,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三十一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当代著名的理学家,儒客大家。
被调来国子监之前,蔡清是登莱行政学院第二任校长。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
另外,朱厚炜另外还从登莱行政学院抽调来李廷机、张岳、林希元、??陈琛等二十八名教员成立国子监理科教研室,加入国子监教学工作,这二十八人都是登莱行政学院各学科的佼佼者,号称“登莱新学二十八宿”,在新学学员中名噪一时,很受学员喜爱。
简单的仪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大家进入了国子监的教学区。齐王朱厚炜率先穿过一道色彩斑斓的牌坊,眼前出现了一个水池,水池中间有一名为“辟雍”的建筑。弘治十八年,孝宗朱祐樘命人在这里增建了这组皇家建筑,当时的弘治皇帝也打算改革国子监,在朝政不太忙的时候,他每月会抽一天时间来到这里给国子监的学生讲学。
“辟雍”四周建有一片圆形的池塘,以前弘治皇帝总会坐在正中央给学生讲学,学生们则跪在外面听。“辟雍”四周建有一片圆形的池塘,因为这儿是皇帝讲学的地点,讲堂等级必然得为全国最高的。有资格来听皇帝讲课的学子,大多都是皇帝选定的优秀学生,是那时候学生群体里的人上人。
今天,齐王就要在他父皇讲学的地方,发表他在国子监的第一场演讲,这种演讲的形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国子监的学生基本上都到齐了,除了监生以外,以蔡清为首的国子监教员,以李东阳、焦芳等内阁成员以及六部各长官,均悉数到场聆听齐王殿下的演讲。
……
巳时三刻,太阳透过树叶洒在整个”辟雍”里,显得斑斑点点,别有一番意境。这里已经人头济济,那些年轻的学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已经很久没有皇帝(齐王代皇帝讲学)来这里讲学了。齐王的到来,意味着国子监重新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也意味着这些国子监的监生们有了更好的前途。你让他们如何不心情激动?
在座的人包括李东阳在内其他百官却是另外一种心境,他们更关注的是学术上的问题。所有人都明白齐王是心学的创始人之一,也不知道他将如何评价孔夫子。所有人都很期待,这位颇受争议的齐王将跟大家讲什么,他如何阐述儒家思想,或者还会一鸣惊人,发表什么让人瞠目的言论。
在众人的注视中,风度翩翩的朱厚炜身着一身雪白的儒士袍,衬托得他英气而儒雅,不用开口,光是这副形象就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心折。他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与大家相互行过礼后,朱厚炜先没有开口说话,他提起一只巨大的毛笔刷刷刷运笔如风,在旁边那面雪白的照壁上写下了两行大字:
使有菽粟如水火,
能以天下为一家。
还没有开口,照壁上斗大的字,独一无二的书法,飘逸的字体就引来四下众人一片惊叹声。先声夺人后,朱厚炜放下这只如拖把一样的巨笔,表情轻松的再次走上讲台,脸上露出亲切的微笑,对众人说道:“本王很荣幸今天能代表皇帝陛下,祭祀我们华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圣人,越少了解孔夫子的为人,本王心中的感受也越多。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
说到这,他手环指一下四下众人,诚恳地说道:”毋庸置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贤才都是我大明的精英,或者是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在座的有西涯先生、虚斋先生,这两位都是本王崇敬的国学大家。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