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兵工厂的铁匠铺里,热浪滚滚。!0*0-暁?税\蛧¨ +首¢发^
炭火在风箱的鼓动下,发出沉闷的咆哮,将铁砧旁的几张面孔映得通红。
李峥的手指,点在一卷摊开的麻布图纸上。
那上面用炭笔画着一个古怪的农具,尤其是那道弯曲的犁柱,颠覆了在场所有工匠的认知。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造的东西。”李峥的声音清晰,盖过了风箱的呼呼声。
“曲辕犁。”
铁匠头子老钱,一个满身肌肉疙瘩的壮汉,凑上前仔细端详。
他粗糙的手指比划着那道优美的弧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看了一辈子犁,打了一辈子犁头,就没见过这么不“走正道”的玩意儿。
“委员长……”老钱瓮声瓮气地开口,语气里满是迟疑。
“这犁……它拐着弯啊。”
他抬起头,满脸都是朴素的困惑。
“犁地讲究个稳当,要用牛的力气破开土。这东西歪歪扭扭的,怕是使不上劲,一用力就得翻倒。”
旁边的几个木匠和铁匠也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钱师傅说得对。”
“几百年的首犁,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肯定有它的用处。”
李峥没有急着反驳。
他拿起一根烧过的木炭,在地上画了两条线。
“老钱,我问你,首犁是不是又重又笨,拐弯的时候,是不是得把整个犁都抬起来?”
“是这么个理。”老钱点头承认。
“那是不是特别费牛,也特别费人?”
“可不就是嘛!所以耕地才要用两头牛,还得是壮劳力。”
李峥用木炭点着地上的图纸。
“你们看这个弯曲的设计,它不是为了好看。”
他开始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
“它把牛拉的力气,巧妙地分开了。,墈`书,君/ !首¨发*一部分往前走,一部分就用来翻土。”
“还有这个犁评,它可以调整犁头入土的深浅。最关键的是,因为犁柱是弯的,犁壁是曲面,所以它翻起来的土,不会堆在前面,而是会顺着这个弧度滚到一边去。”
“这样一来,阻力就小了。”
李峥试图解释着初中物理的力学原理。
“力臂……转向……摩擦力……”
工匠们听得云里雾里。
他们能听懂每一个字,但连在一起,就成了天书。
一个年轻的木匠壮着胆子问:“委员长,啥是……摩擦力?”
李峥哑然失笑。
他意识到,跟一群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人讲物理,无异于对牛弹琴。
“理论讲不通,那我们就动手。”
他没有半点不耐烦,反而卷起了袖子。
“老钱,给我弄些泥巴和水来。”
很快,一盆湿润的黄泥被端了过来。
李峥蹲下身,就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亲手和起了泥。
他很快捏出了两个小小的犁具模型,一个是他设计的曲辕犁,一个是传统的首辕犁。
他又在地上画出一小块“田地”。
“你们看。”
他用一根小木棍,模拟牛的拉力,先拖动那个首辕犁的模型。
模型在泥地里走得磕磕绊绊,尤其是在“地头”拐弯时,必须整个提起来,显得极为笨拙。
接着,他又拖动那个小巧的曲辕犁模型。
奇迹发生了。
那个小小的泥犁,在木棍的牵引下,流畅地在泥地里划过。
它转弯时异常灵活,只需轻轻一提,就能调转方向。
翻起的泥土,顺着那道弧线,整齐地堆向一侧。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看明白了吗?”李峥抬起头。-求\书+帮! ?已^发_布¨最+芯?彰¨結*
“它更省力,也更灵活。”
工匠们死死盯着那两个泥巴模型,眼神从迷茫,慢慢变成了震惊。
老钱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曲辕犁模型,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喃喃自语。
“嘿……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这……这弯拐得有门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简单的泥巴模型,比李峥说一百句物理定律都有用。
工...匠们眼中的疑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敬畏与兴奋的光芒。
“委员长,俺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