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烽火1937,从黄埔开始 > 第45章 各方动向(上)

第45章 各方动向(上)

证据指向异党。”陈诚谨慎地回答,“但其治军之法,宣讲内容,确与旧军不同,更强调士兵自觉与军民关系。军统方面,有所怀疑,正在密查。”

蒋介石沉默。他需要能打仗的将领,尤其是在武汉会战迫在眉睫的关头。陈天在台儿庄和柳树湾展现的能力,是稀缺的资源。但何应钦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一个不受控制、自成体系、且可能在底层士兵和民众中拥有特殊威望的将领,在乱世中,本身就是巨大的变数。尤其是,这种“不同”隐隐指向了那个他毕生视为心腹大患的力量。忠诚,永远比能力更重要。 特别是在这风雨飘摇、派系林立的时刻。

他没有对何应钦的剿杀令表态,也没有驳回李宗仁的请功电报。他只是拿起另一份关于武汉外围防务的文件,淡淡地说:“晓谕李宗仁,新编旅之功,中枢记下了。然值此大战前夕,各部当谨守防区,服从调遣,精诚团结。陈天所部,着其速向第五战区司令部详报位置及战况,听候下一步指令。军政部对前线部队之补充,亦当尽力统筹,勿使忠勇之士寒心。” 这是一道模糊的、和稀泥的命令,既安抚了李宗仁,也没有否定何应钦的“忧虑”,更将皮球踢了回去,让李宗仁去约束陈天,让何应钦去“尽力”补充。典型的蒋氏平衡术——静观其变,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此刻虽身在重庆述职,其影响力却牢牢扎根于江北。,暁\税/宅′ \哽+辛.最*快+他在曾家岩的临时官邸内,气氛与军政部的阴郁截然不同。小诸葛白崇禧(时任副总参谋长)也在座,两人正对着地图低声商议。

“德公(李宗仁字),何敬之(何应钦字)这次是铁了心要除掉陈天这根刺了。”白崇禧指着地图上青纱帐的位置,“剿杀令虽被委座暂时按下,但他指使独立第9旅和保安团向那片区域‘靠拢演习’,封锁交通,断其补给,这是钝刀子割肉!陈天就算有三头六臂,被困在那青纱帐里,没有补给,迟早被耗死!或者被逼得走投无路,真做出点出格的事,正好给了何敬之下死手的借口!”

李宗仁面容清癯,眼神却如古井深潭,波澜不惊。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健生(白崇禧字),陈天这把刀,够快,够硬。台儿庄他顶住了板垣,柳树湾他捅了日伪的腰眼,证明了他的价值。现在,何敬之要毁掉这把刀,不仅仅是因为陈天打了他的脸,更因为他怕这把刀握在我们手里。”

他放下茶杯,手指在地图上运河区域点了点:“武汉会战在即,江北是屏障,也是跳板。我们需要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部队钉在那里,搅乱日军的后方,牵制其兵力。陈天和他的新编旅,现在就是插在日伪腹地的一颗钉子,也是悬在何敬之心头的一根刺。何敬之想拔掉这根刺,我们偏要让它扎得更深!”

“德公的意思是?”白崇禧眼中精光一闪。

“借力打力!”李宗仁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老辣的政治智慧,“第一,立刻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名义,再次向军政部和军委会为陈天及新编旅请功!着重强调其在敌后袭扰、破坏日军补给线的重大战略价值!把调子拔高,扣上‘敌后抗战典范’、‘牵制日军有功’的大帽子!让舆论站到我们这边!第二,”他声音压低,“联络与我们交好的几位元老和党内开明人士,特别是对何敬之把持军政、排斥异己早有不满的,把何敬之不顾大局、因私废公、欲剿灭抗日功臣的事情,‘无意中’透露出去。第三,给陈天发密电!”

李宗仁走到书案前,亲自提笔:

陈旅长勋鉴:

柳树湾捷报己悉,殊堪嘉慰!兄等浴血敌后,屡建奇功,实为党国干城!然树大招风,嫉者如林。渝中暗流汹涌,于兄多有不利。军政部补充不力,或有掣肘。独立第9旅、保安第3团之动向,意在威慑,兄当惕厉!

当此武汉会战前夕,敌后袭扰至关紧要。望兄以大局为重,暂避锋芒,保存实力。可依托青纱帐,以连排为单位,继续积极袭扰日伪交通线、小股部队及伪政权机构!以战功彰忠勇,以行动破谗言!所需情报,战区当尽力提供支持。切记:行事务必谨慎,勿授人以柄!保存此燎原星火,以待大用!切切!

李宗仁 手启

这封密电,既是提醒警告,也是战略指导,更是一道护身符!它明确告诉陈天:我知道你的处境,我支持你打鬼子,但要讲究策略,用不断的敌后战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堵住何敬之的嘴!同时,李宗仁在重庆发起的舆论和政治攻势,就是要将陈天塑造成“敌后抗战英雄”,将何敬之的剿杀意图置于“破坏抗战大局”的道德洼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