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烽火1937,从黄埔开始 > 第29章 血染金陵(下)

第29章 血染金陵(下)

支上了刺刀的步枪,招呼着身边的几个特务排士兵,再次消失在浓烟与废墟之中。\w.a!n-b?e¨n..,i,n!f¢o^

陈天自己也行动起来。他穿梭在中山门防区的断壁残垣间,靴子踩在粘稠的血泥里。他看到李石头正赤膊着上身,和几个士兵奋力将一挺被炸歪的重机枪重新架设到新的射击位置;看到张大山正唾沫横飞地给几个新补充的士兵(其中就有两个粤军老兵)比划着巷战隐蔽射击的要领;看到钱有福脸色惨白,却咬着牙在一个腿部重伤的士兵身边,笨拙地倒着最后一点磺胺粉,用撕开的军装布条紧紧捆扎止血。

“团长…药…药快没了…”钱有福看到陈天,声音带着哭腔。

“尽力!救一个是一个!”陈天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周围疲惫不堪却依旧紧握武器的士兵,“兄弟们!看到了吗?鬼子也是血肉之躯!我们每杀一个,南京城里的父老乡亲就多一分活命的指望!我们在这里多撑一刻,就有更多的兄弟部队能撤出去!仗打到这个份上,活下来是本事,多拉几个垫背的是血性!我陈天,与你们同在!人在,阵地在!”

没有长篇大论的动员,只有最首白的利害和最坚定的承诺。士兵们看着浑身硝烟、眼神锐利如刀的团长,听着他那句沉甸甸的“与你们同在”,疲惫麻木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一丝微光。尤其是那些刚刚被收拢来的溃兵,他们经历了部队被打散、长官阵亡或不知所踪的绝望,此刻听到这掷地有声的话语,看到陈天麾下这支虽伤痕累累却依旧死战不退、建制尚存的队伍,一种找到依靠的归属感油然而生。一个川军老兵默默地将自己仅剩的几颗子弹分给旁边一个刚认识的粤军伤兵。

周安邦带人回来了,步履蹒跚。他们又拖、背、扶回来二十多人。这些人衣衫褴褛,大多带伤,有的眼神呆滞,有的则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惊悸和刻骨的仇恨。他们来自不同的番号:教导总队的、粤军的、川军的、宪兵队的……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的部队都被打垮了,是周安邦那句“陈天团长在中山门,有阵地,有弹药!”将他们从绝望的废墟中召唤出来。

“报告团长!又收拢兄弟二十七名!其中粤军李营长所部五人,宪兵队七人,教导总队补充兵十人,川军五名!”周安邦迅速汇报。

“好!”陈天目光如电扫过这群残兵,“兄弟们!欢迎归队!我是国民革命军暂编独立第一突击团团长陈天!这里没有粤军川军中央军,只有中国军人在打鬼子!枪在手,跟我走!杀鬼子,报血仇!分发弹药,编入各连排!”

简单的命令,明确的归属。这些散兵游勇立刻被各营连长认领,补充到伤亡惨重的班排里。新老血液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迅速交融。一个教导总队的年轻士兵被分配到李石头身边搬运弹药,看着李石头沉稳地操作重机枪点射压制远处日军机枪手,眼中充满了崇拜。一个宪兵老兵则主动加入了张大山在剪子巷的“猎杀小组”,他精准的枪法立刻赢得了东北汉子的尊重。

趁着又一次击退日军进攻的短暂间隙,陈天背靠着一堵被炸得只剩半截的城墙,快速嚼着周安邦递来的冰冷硬饼。他的目光越过城外重新集结的日军,投向南京城混乱的深处。炮声依旧隆隆,但方向似乎更加混乱。

“安邦,名单和战报整理得如何?”

“团长,初步统计完毕。”周安邦立刻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歪歪扭扭的字迹和符号,“毙伤敌寇估算近六百人(含光华门白刃战),击毁击伤坦克三辆,装甲车一辆。我部阵亡…三百二十一人,重伤失去战斗力一百零七人,轻伤者不计。武器损耗严重,重机枪损失三挺,轻机枪损失过半,弹药消耗七成以上…名单上重点标注的骨干,孙小虎、李石头、张大山、赵小川等均健在,作战勇猛。新收拢人员中,粤军李营长、宪兵队班长王彪(枪法精准)、教导总队少尉排副刘明(军校生,沉着)表现突出。”

“好!”陈天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拟两份报告。第一份,详细战报,重点突出毙伤敌数量、击毁装备及我部官兵奋勇杀敌之壮烈,尤其点明罗营长、李营长等负伤不退,孙小虎、张大山、李石头等骨干功勋!措辞悲壮激昂,结尾重申‘暂编独立第一突击团’全体官兵誓与南京共存亡之决心!第二份,单独的、措辞恳切急迫的补充申请:急需重机枪、迫击炮、步枪弹药、手榴弹,特别是药品!强调若无补充,防线恐难以为继!两份报告,立刻派人呈送卫戍司令部萧司令!”

“是!”周安邦立刻伏在一块相对平整的断石上,奋笔疾书。他知道,团长这是在用鲜血和战果,向高层要资源,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