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太子聊天群,开局玄武门对掏二凤 > 第42章 谈古论今说玄武,巧解凌烟阁之谜

第42章 谈古论今说玄武,巧解凌烟阁之谜

李承乾看着聊天群里,苏哲先生那石破天惊的两个字——“李靖”,整个人都懵了。¨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想过先生会让他去拉拢某位尚书,或是结交某位国公,甚至去联合某个他不知道的、隐藏在朝堂之下的势力。可他万万没想到,先生给出的答案,竟是这位早己不问世事,几近于传说中的大唐军神!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立刻在群里私聊了苏哲。此事太过重大,他不想在公开频道讨论,以免引起其他几位“兄弟”不必要的揣测。

【刚瘸腿的倒霉蛋】(私聊):先生!此言太过骇人!卫国公李靖,乃我大唐军神,用兵如神,威望之高,无人能及。然则,其为人也最为低调,自平定东突厥之后,便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从不参与任何党争。学生与他,素无半点交集,如何能拉拢于他?这……这比登天还难!

苏哲看着李承乾的私聊,知道他心中疑虑重重。

他并未立刻在私聊中回答,反而是在公开频道,向所有太子,提出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他要借此机会,给所有人都上一课。

【历史操盘手】:诸位,我今日与你们探讨一个问题。当储君之位不稳,需寻求军方支持以“高筑墙”时,你们以为,当选择何人?是那些与你们素来亲近、但早己是君父心腹的宿将,还是那些功高盖世、却又似乎被君父刻意疏远的“孤臣”?

这个问题一出,立刻引来了其他几位太子的兴趣。\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种地的公子(扶苏)】:先生此问,扶苏以为,当择君父之信臣。譬如蒙恬将军,其忠心只在父皇一人,亦忠于大秦江山。若能得他支持,既可壮大声势,父皇亦不会有所疑心。此乃稳妥之道。

扶苏的想法,很符合他仁孝忠厚的性格。

【巫蛊受害者(刘据)】(匿名):孤臣?若此人真为孤臣,必是朝中无人,势单力薄。且其既为君父所疏远,怕是早己被奸佞排挤,自身尚且难保,又如何能为太子助力?吾以为,此路不通,反易引火烧身。

刘据的回答,充满了现实的苦涩,显然是联想到了自己被孤立的处境。

【好傻好天真(杨勇)】:这还用想吗?当然是找个最能打的呀!谁的兵多,谁的拳头硬,就找谁!

苏哲看着这几条充满时代局限性和个人色彩的回答,不由得笑了。

【历史操盘手】:@种地的公子,扶苏兄,你错了。你只看到了蒙将军对你父皇的忠,却没看到这份忠诚的本质。他忠于的是你爹这个活生生的人,而非“大秦”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你父皇在,他便忠。你父皇若疑你,他便会是第一个奉旨前来拿你的将军!

【历史操-盘手】:@巫蛊受害者,你亦错了。你只看到了“孤臣”的势单力薄,却没看到他为何会成为“孤臣”。*x·i?a,o·s+h/u,o.n_i!u\.`c~o.m\正因他功高盖主,又不愿拉帮结派,才会为帝王所忌惮。帝王既要用他的才,又要防他的威。这‘防’,便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也是你唯一可以利用的缝隙!

苏哲在公开频道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理论教学”后,这才切换回与李承乾的私聊频道。

他知道,真正的“干货”,只能讲给李承乾一个人听。

【历史操盘手】(私聊):高明兄,现在你可明白了?李靖,正是我说的那种功高盖世,却又被你父皇刻意疏远的“孤臣”!

【刚瘸腿的倒霉蛋】(私聊):先生,学生还是不解。卫国公战功赫赫,父皇对其极为敬重,何来“疏远”与“忌惮”一说?

【历史操-盘手】(私聊):呵呵,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且问你,你可知,为何李靖灭国无数,战功冠绝大唐,在凌烟阁二十西功臣之中,却仅仅排在第八位?位列于许多军功、资历远不如他的功臣之后?

李承乾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从未深思过。在他和世人看来,凌烟阁排名,自然是父皇论功行赏,自有其道理。

苏哲见状,知道是时候揭开谜底了。

【历史操-盘手】(私聊):你以为,凌烟阁的排名,是论功行赏?错了!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你父皇主导的政治排位!其首要标准,从来都不是你为大唐立了多少功,而是当年在玄武门前,你为我李世民,站了哪边的队,流了多少的血,卖了多少的命!此,谓之‘从龙之功’!

“房玄龄、杜如晦,运筹帷幄,乃玄武门之首功,故而高居前列。长孙无忌,以国舅之尊,倾力相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