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一笑,心中竟生出几分英雄相惜之感。
战后,两人席地而坐,开始探讨武学心得。
鸠摩智向杨凡讲解吐蕃密宗武学的精妙之处,以及 “火焰刀”“小无相功” 的修炼法门。杨凡则与鸠摩智分享中原武学的博大精深,以及九阴九阳融合的感悟。
二人己经是大宗师境界,早己没有了多少门户之见。
期间,杨凡甚至问起鸠摩智是否会《龙象般若功》是否可以给他一份功法。鸠摩智道,自己不属于密宗,也没有这功法。杨凡心中思忖这话的水分到底有多大,不过也不纠缠。自己也是抱着“有枣没枣大一棍子”的心态问的。
“中原武学,果然底蕴深厚。” 鸠摩智感叹道,“贫僧原以为,自己的‘小无相功’己臻化境,今日与杨施主一战,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杨凡点头道,“明王的密宗武学,以精神力驱动内力,别具一格,也让杨某受益匪浅。”
这场武学探讨持续了数日,两人皆感到收获颇丰。杨凡也深刻意识到,这个世界之大,远超自己的想象,藏龙卧虎之辈不知凡几,武道一途,永无止境。
鸠摩智突然道,“杨先生,不知你我做个约定如何?”
“哦?大师请讲!”杨凡道。
“你我在有生之年,你不踏入吐蕃,我也不再踏入中原,可好?”鸠摩智道。
杨凡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当然,二人都知道,这样的约定是靠不住的,要是二人谁先突破大宗师中期,便是这个约定作废之时。
离开大雪山大轮寺那日,鸠摩智亲自将杨凡送到山脚下。两人相互作别,虽立场不同,但心中己对彼此生出敬意。
杨凡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心中暗自思忖,此次西行,虽未除掉鸠摩智,但能与这等高手切磋,也是一大幸事。或许,这就是武道的魅力,在不断的挑战与交流中,方能突破自我,迈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