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而这一世,他要亲自踏上那片土地。
“等婚礼办完就走。”他把风铃挂在廊下,“淼淼说她等我。"
说完就回屋休息了,不想在多说了,怕自己到时候真的走不了。
没看林淼就在自己房间门口,注视着听着他俩谈话。
转眼就到了家国同庆十月一日的清晨,天安门广场挤满了人。
刘平寇攥着林淼的手,感受着她掌心的温度。五星红旗在晨光中缓缓升起时,平清突然扯着嗓子喊:"祖国啊!我们在这儿!"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林淼穿着新做的红旗袍,发间别着平韵采来的野菊花。
刘平寇望着她被朝阳映红的脸庞,想起这些年她为刘家操持的点点滴滴——寒冬腊月里给他烧炕,生病时彻夜守在床前,就连他偷偷藏起的毛瑟手枪,她都知道藏在地下密室的洞里。
集体婚礼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举行。九十九对新人站在画舫前,背后是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平清和平韵举着自制的彩带追着花轿跑,平韵的绣鞋跑掉了都浑然不觉。
“男同志,女同志,”主持婚礼的老者笑容满面,“祝你们白头偕老,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老者也不知道是谁请来的,听说学问渊博,大学里的老师有好多都是他的学生。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刘平寇掀起红盖头的瞬间,林淼眼中闪烁的泪光比昆明湖的湖水还要明亮。
他们交换用红绸包裹的毛主席像章时,远处传来孩子们清脆的歌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回到村里婚宴摆在西合院的天井里。李香梅端上刚出锅的红烧肉,二伯母拿出珍藏的桂花酒。平清和平韵举着用红纸包的"喜糖"满院子跑,平东平洋兄弟俩则忙着给客人倒茶。
没有请太多人都是自家人,简单的酒席,也吃出了满汉全席的味道。
酒席过去一个多月了,夜深人静时,刘平寇把包裹放在床头。林淼靠在他肩头,轻声说:"我等你回来。"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婚书上,金色墨迹的"永结同心"西个字泛着微光。
第二天清晨,刘平寇背着行囊,走出西合院和兄弟们汇合。双胞胎妹妹边哭边追着他跑到村口,平清塞给他一把弹弓,平韵则把自己编的平安结挂在他背包上。林淼站在老槐树下,风吹起她的裙摆,像一朵不肯凋谢的花。
火车汽笛声响起时,刘平寇望着窗外路过渐远的北村。这一世,他要带着爱人的牵挂,奔赴那片燃烧着热血与希望的战场。而在西合院的廊下,那串子弹壳风铃仍在轻轻摇晃,叮叮当当,诉说着一个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