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少数的山区里,有放鞭炮的。
奶奶他们也把饺子包完了,端到厨房开始煮饺子。
寂静的除夕夜,冷风呼呼地刮过墙缝,可自己家屋里却是热热乎乎的。
墙上挂着的老座钟滴答滴答走着,屋里煤油灯忽明忽暗,一家人都围坐在饭桌前,桌子上是热腾腾的饺子。
就等着钟声一响,当家的爷爷拿起筷子,嗓门儿一扯:“时辰到!今儿吃素饺子,就盼来年清清白白、没灾没难!”话音刚落,孩子们早踮着脚把筷子伸出去了。
说是素饺子,其实就白菜帮子混着点儿豆腐粉条,可咬在嘴里,咯吱咯吱响,大伙儿心里头都觉得比肉还香。
刘平寇刚扒拉完半碗饺子,外头有小鞭炮的声响。
隔壁李婶儿家的倒霉孩子扯着嗓子喊“过年好”,声音混着冷风飘进来。
把在奶奶屋里睡觉的妹妹给吵醒了,刘平寇听见妹妹哭声,一两步可就来到妹妹跟前,轻轻的又拍了拍妹妹们,让俩妹妹接着睡觉。
隔壁李叔把自己孩子拽进屋里,一顿臭骂,多亏这时候有讲究,大过年的不行打孩子,要不那倒霉孩子肯定少不了要挨一顿竹子炒肉。
爷爷奶奶带着儿子抄起,早就备好的红糖、炒瓜子,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就往外走。
黑灯瞎火的村里,各家各户门口都点着松明火把,照得人脸通红。
每进一户人家,爷爷都先拱手作揖:“老哥哥,给您拜年了!盼着咱明年能挺首腰杆子过日子!”大人们唠着嗑,说的都是“听说八路军又打胜仗了”“鬼子快蹦跶不动了”这些话。
孩子们兜里揣着稀罕的水果糖,满村疯跑,见人就喊“过年好”,笑声在空荡的村巷里传得老远。
这时候守完岁是要出门拜年的,还好是在敌后区,要是在敌占区只能早早就睡了。
掰完了年,爷爷奶奶往家走时,望着天上忽隐忽现的星星,心里头默默念叨:“老天爷保佑,等把鬼子赶跑,过年除夕夜,就可以热热闹闹的放炮Fj”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落在爷爷奶奶肩头,奶奶攥着儿子的手,揣着满村人的祝福,爷爷奶奶觉得这年,总算还有盼头。
就说家里的儿孙都很孝顺,儿媳也都是温柔善良的,三观也很正。
回到家刘平寇赶紧去陪着林淼,每到过节的时候林淼就会伤心,刘平寇就去安慰一下。
等林淼要休息了,刘平寇也也回自己的房间里了,这一段时间他发现空间里他种和收都能达到2.5亩了,而且还不会累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