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组记工员盯着(张建军新设的岗位)。他想出点废品给张建军添堵,可粗车精度要求低,想干废都不容易!三天下来,他憋屈得差点吐血。
三天后,任务圆满完成!不仅按时完成,而且质量全优!
小组总结会上,张建军拿着生产报表,当众宣布:“本次任务圆满完成!所有组员,按工时和质量考核,奖金全额发放!另外,”他目光扫过那几个平时表现尚可的年轻工人,“王小虎、李振国,在加工中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了效率,额外奖励每人两元!陈师傅,在设备维护和技术指导上贡献突出,奖励五元!”
被点到名的几人又惊又喜!尤其是王小虎和李振国,平时都是被王老蔫他们呼来喝去的角色,哪受过这种表彰和实打实的奖励?顿时激动得满脸通红。
“至于老蔫师傅…”张建军话锋一转,看向脸色铁青的王老蔫,“粗车任务虽然完成,但工时利用率偏低,仅为定额的85%。按小组新规,扣发本月奖金30%,以示警戒。希望你下次提高效率。”
王老蔫被当众扣了奖金,如同被当众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脸色由铁青转为猪肝色,他嘴唇哆嗦着:“你…你…!”几次想张口反驳。
但看着张建军那平静无波却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神,再瞥见周围工友们或同情、或嘲讽、或事不关己的表情,最终像被戳破的皮球,所有气性都泄了个干净。他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最终只是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含糊不清的音节,颓然地、几乎是拖着脚步回到了他那台旧车床旁,再也没了往日的蔫横劲儿。
那几个平时跟着王老蔫混的老油子,此刻更是噤若寒蝉。张建军刚才那番话,那句“该扣奖金扣奖金,该上报处分上报处分”,如同冰冷的钢针扎在他们心头。王老蔫这个刺头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他们算哪根葱?干活时一个个把脑袋埋得极低,手脚麻利了不少,生怕被揪住错处。
第三生产小组的空气仿佛被滤过一遍,之前那种散漫、拖沓、倚老卖老的气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却高效的气氛。机器运转的轰鸣声似乎都变得更有节奏感。
张建军站在小组区域中央,目光缓缓扫过。立威的目的达到了,但这只是第一步。刚不可久,柔不可守。管理之道,恩威并施方为上策。尤其在这个物资匮乏、人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实实在在的好处,比空口白话的许诺更能收拢人心。他需要让这些刚刚被震慑住的工人们看到,跟着他张建军干,不仅有规矩,更有奔头!
机会很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