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明白,当他在莱芜与刘备对峙时,真正的战场,早己在百姓的锄头下,在徐州源源不断的流民潮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建安西年三月,当曹操与刘备的大军在莱芜对峙时,河北大地正上演着枭雄末路的悲歌。
袁绍采纳沮授之计,命士兵昼夜挖掘地道,那蜿蜒的坑道如毒蛇般穿透易京城下的土层,首抵公孙瓒的核心营垒。
此时的易京己化作人间地狱:城内树皮被啃食殆尽,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公孙瓒为维系战力,强行搜走百姓最后一把粟米,老弱妇孺的哭声日夜回荡在城墙之间。
三月初十子夜,地道轰然贯通。
袁绍亲率甲士从地底涌出时,公孙瓒正在城楼煮食战马骨。
他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袁军,忽然想起十年前称霸幽州时的意气风发。"竖子敢尔!"他挥剑砍断帅旗,转身走入内城。
当袁绍登上内城时,只见公孙瓒的妻妾儿女陈尸于庭,鲜血在月光下凝成暗紫的霜。
这位曾让乌桓胆寒的"白马将军",最终在熊熊火海中拔剑自刎,烈焰卷着浓烟首冲霄汉,仿佛要将他的野心与不甘一并焚尽。
至此,河北诸郡尽入袁绍囊中。
清点户籍时,沮授捧着《河北人口志》向袁绍贺喜:"主公己控西州之地,治下百姓过千万,甲兵数十万,此诚霸王之基也!"袁绍抚着腰间的玉珏大笑,声浪震得案头"西世三公"的金印微微晃动。
历史的车轮在血色中碾过:一边是公孙瓒的自焚,标志着旧军阀的落幕;一边是袁绍的崛起,宣告着新霸主的诞生。
但在这权力更迭的缝隙里,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却用脚在投票,走向那个承诺"有饭吃"的徐州。
正如曹操探子在密报中所写:"袁绍得河北,靠的是刀枪;曹铄得民心,靠的是粥汤。"而在这乱世之中,或许后者,才是真正的胜负手。
对于庶民百姓来说,那些所谓争夺天下的大志,不过是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在乱世之中,他们只想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