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春。’”
澜翠亦上前一步:“‘永寿宫闱沐天恩,丹凤朝阳耀紫宸。愿效松筠持劲节,长随鸾驾护芳尘。’”
魏嬿婉听罢,眸中笑意愈深,颔首赞许:“你二人果不负本宫平素教导,心志才情皆是不俗,甚合本宫心意。”
进忠适时上前道贺,在阶下略一躬身:“奴才进忠,恭贺令妃娘娘大喜!娘娘今日晋封,实乃上应天心,下顺人意。观娘娘行事,温良恭俭,仁心昭彰,待下宽和,驭众有方,深契圣主仁德之治。此乃六宫之福,社稷之祥。奴才在御前,亦常闻皇上盛赞娘娘贤德。奴才惟愿娘娘凤体永安,福祚绵长,恩宠日隆,永领后宫风范。奴才等亦沾溉娘娘恩光,感戴无极。”
魏嬿婉听在耳中,心中熨帖,眼波似不经意间在他身上轻轻一掠,旋即收回,唇角笑意更深,隐带一丝心照不宣的意味。徐徐道:“进忠公公过誉了。今日之喜,自然也少不了公公的一份赏。”
片刻后,她敛了笑意,正色对春婵、澜翠吩咐道:“好了,热闹已过。春婵、澜翠,仔细收拾本宫谢恩的妆奁礼服。备好那尊白玉观音并手抄《金刚经》。随本宫往慈宁宫,叩谢皇太后慈谕隆恩。”
回廊寂寂,想当年不过是个任人驱使的微末宫婢,如今沿途宫人远远觑见,莫不屏息垂手,退避肃立,偌大宫苑,一时竟鸦雀无声。
至慈宁宫丹墀下,早有太后跟前得脸的老嬷嬷含笑相迎,引着魏嬿婉穿过清凉幽静的重重殿宇。
太后身着沉香色云龙纹常服,发髻一丝不乱,簪点翠凤头步摇并几朵新摘玉簪花,正闲翻经卷,见她进来,便搁下了。
魏嬿婉目不斜视,步履端稳,行至宝座前约五步之遥,盈盈拜倒,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越而恭谨:
“臣妾令妃魏氏,恭请太后圣安!叩谢太后娘娘慈谕隆恩!臣妾微末之身,蒙太后娘娘垂怜眷顾,天恩浩荡,得晋妃位,此乃臣妾阖族之幸,亦臣妾毕生之荣。臣妾感激涕零,惟愿太后娘娘凤体康宁,福寿绵长,春秋永驻!”
太后嘴角噙笑,目光落在她低垂的颈项上,温声道:“好孩子,快起来罢。这大热天的,行此大礼,仔细暑气侵了身子。”一旁宫娥忙上前虚扶。
魏嬿婉依言起身,依旧垂手侍立,姿态恭顺。
太后向她招手:“近前来,让哀家瞧瞧。”
魏嬿婉忙趋前数步,在太后宝座旁站定。¤微¨?趣|`小<=1说?网3] &首?[£发e3?
太后伸手,轻轻拉过她素手,握于自己温厚的掌中,拍了拍。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细细端详起魏嬿婉姣好的玉容,叹道:“嗯,气色是越发好了。哀家瞧着你就欢喜。你这孩子,心思玲珑剔透,行事又极是稳妥周全,更难得是这份赤诚孝心。这份功劳,这宫里头,你是独一份的。哀家心里都明白。所以啊,哀家也格外疼你些。”
魏嬿婉忙欲屈膝:“太后娘娘谬赞,臣妾惶恐!此乃臣妾分内之事,实不敢居功。臣妾唯知恪守本分,尽心侍奉太后与皇上,以报天恩于万一……”
“好啦好啦,” 太后笑着打断,握紧她的手示意免礼,“哀家知道你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有功就是有功,不必过谦。” 说着,从自己那皓腕丰腴处,徐徐褪下一只玉镯。
那镯通体碧绿,水头极足,在殿内幽光下,如一泓凝住的春水,隐隐透出温润的光华,显是经年佩戴的心爱之物。
太后将这犹带体温的玉镯,轻轻套入魏嬿婉纤细的腕上。碧色映衬雪肤,更显莹润夺目。
“来,这个你戴着。不是什么稀罕物儿,不过是哀家戴久了,沾了些福气。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权当哀家给你添个彩头,添份喜气。愿它佑你平安顺遂,福泽绵长。”
魏嬿婉只觉腕上一沉,再次深深拜下:“臣妾…臣妾何德何能,竟蒙太后娘娘赏赐如此贴身珍爱之物!此镯光华内蕴,温润祥和,恰如太后娘娘无边慈晖,沐泽臣妾身心。臣妾定当日日佩戴,谨记太后娘娘恩泽训诲。必当愈加勤谨克己,上以报效太后、皇上隆恩浩荡,下以抚育宫闱,和睦六宫,绝不敢有负太后娘娘今日深恩厚爱!”
太后见她如此,亦十分受用:“好,好,哀家知道你的心。行了,今日是你的好日子,哀家这里规矩多,你也拘束。心意哀家领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