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换个思路。”
“我们不从外面‘抽’薪了。”
“我们自己‘造’薪!”
他走到白板前,用力地写下了一个全新的计划的名字。
“岚县名师培养——‘青蓝计划’!”
“名师从来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靠从外面高价挖来的!”陈谦的声音掷地有声,“真正的名师是在我们自己这片最熟悉的土地上,用我们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一点一点地‘培养’出来的!”
“我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将把‘英才教育基金’里最大的一部分资金都投入到我们本土教师的培养上来!”
“第一!我们将立刻选拔我们工作组里以及全县范围内所有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公费将他们分批次地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些全国最好的师范院校,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带薪集中培训!”
“第二!我们将建立最严格的‘师徒结对’制度!让我们那几位德高望重的特聘顾问老专家和我们县一中所有的高级教师都成为‘导师’。每一个参加‘青蓝计划’的年轻教师都必须与导师签订‘军令状’,一年的学习成果将首接与他们未来的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挂钩!”
“第三!”他看着所有人,说出了最核心的一点,“我们将把那令人心动的巨额绩效奖金,完完全全地向我们本土的‘青蓝计划’教师进行倾斜!”
“未来,谁能培养出清华、北大的学生;谁能在省市级的教学竞赛中拿到名次;谁能成为我们岚县学生心中最受欢迎的老师。谁就能拿到那足以让省城名师们都眼红的天价奖金!谁就能第一个分到我们新盖的人才公寓!”
“我就不信!”陈谦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我们有全县最好的生源!我们有全省最好的教学硬件!我们还有这全世界都独一无二的激励机制!”
“我们还怕培养不出属于我们岚县自己的名师天团吗?”
这又是一次石破天惊的逆向思维。
他将一场被人“釜底抽薪”的人才危机,硬生生地转化为了一个启动本土人才战略的最佳契机。
在场的所有年轻教师都被陈谦这番话给彻底地点燃了。
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沮丧和迷茫,只有无穷的战意和希望。
会议结束后,陈谦亲自给那位唯一没有毁约的特级教师打去了电话。
他没有再挽留。
“李老师,感谢您这段时间对我们岚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另外两位老师的选择,我完全理解,也祝愿他们能在省城有更好的发展。”
“不过,”他顿了顿,用一种无比自信的语气笑着说道,“我还是想诚挚地向您和另外两位老师发出一个三年之约。”
“我邀请您们在三年之后再回到我们岚县来看一看。”
“到那时,我相信由我们亲手培养出来的本土名师,绝不会比任何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