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是最致命的第三个问题:
“陛下,容臣问一句外行话。我们前线将领的‘KPI’,到底是什么?”
“怎么又是那什么KPI?”李世隆苦笑。
“就是功过赏罚的考核标准。”林知节用最首白的方式“翻译”道,“我们是只看他斩杀了多少敌人,还是更看重他保全了多少自己的弟兄?是看他收复了多少城池,还是默许他抢掠了多少战利品塞满自己的腰包?一个将军,打了一场死伤惨重的‘胜仗’,和一个将军,用最小的代价守住了防线,我们到底奖赏哪一个?”
“换句话说,”他的声音陡然转冷,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次带兵的李元庆和赵孟德,他们打了这么个大败仗,回来之后,是会被砍头问罪,还是……只需要在家里‘闭门思过’几个月,等风头过去,就能换个地方,继续升官发财?”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御书房内所有人的心上。
屠万山脸色涨红,怒斥道:“一派胡言!军国大事,岂能用你这套市侩的算盘来衡量!”
但李世隆没有理他。
皇帝陛下正死死地盯着林知节,他的呼吸变得粗重,双拳在龙袍下紧紧握住。他听不懂“KPI”,但他听懂了林知节话里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潜台词。
林知节没有在分析一场战役的胜败。
他在解剖整个大梁军队,那早己腐烂生蛆、从根子上就烂掉的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