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34章 归朝

第34章 归朝

时间就这样流逝,转眼年关将至。!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这一段时间,士子们举行文会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而汴京好事者也开始赌何人最后中第、何人中省元。

冯京、王回、郑獬、吕造并称夺魁“西俊”,而携“花洲西句”震动天下的“花洲六子”也声望日隆。若有能聚此辈群贤于一堂的文会,定然引人瞩目。

徐修与冯京的交集渐多,这位被视为今科魁首的不二人选,举止温雅,谈吐清朗,对政事民生见解深刻,言谈间常露悲悯,确有经纬天下之才的气象,令人难以生出恶感。

然而,因为韩云韶和富二娘富丽卿之间暗自较劲,徐修和冯京之间也多了些火药味,但终归是君子之争。

这一段时间来,烟花研制速度比徐修想象得要快,毕竟这与炼铁、蒸汽机、枪支不同,并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最大的难处就是找到相关材料和改进发射、研磨工艺,而得益于基础的高中教育,这些徐修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徐修现在无比感谢高中上化学课时老师没有只说“硫酸铜”、“五水合硫酸铜”这些官方用语,而是同时讲了“胆矾”、“烧碱”等这些俗称,不至于让他像之前铅锡锑活字一样完全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锑。

而最重要的是徐修知道实验变量是温度、湿度、氧气含量这些,这无疑使得实验简单了太多。

其中使烟花呈绿色的材料是最容易获得的。

毕竟是铜的化合物,尽管不学化学好多年,但根据仍记着的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经验,铜锈是绿色的,胆矾是蓝色的。

经过很多次实验,徐修发现胆矾并不能稳定产生蓝色,而是只有在高温等特定环境下才有可能产生一瞬间蓝光,其余大部分是绿光。

好在这绿光也不是纯绿色而是偏些蓝绿色,也算多了种颜色,并且偶尔还是能看到一抹蓝光。

而钾燃烧呈紫色,草木灰似乎就含大量钾,当然在实验后徐修才想起来课本上还有一句话,钾燃烧产生的紫色火焰很容易被黄色盖过去,因此几乎不可能产生紫色。+优′品,小~说/枉, ~首`发?

此外铁锈也可以呈橙红色,只是一样需要高温富氧环境。

因此徐修定下了用铜化合物产生绿色和蓝绿色,用铁锈产生橙红色,辅之以常见的黄色,这己经是这个时代能达到的极限了。

利用充分研磨和这个时代就有的“水飞法”制作出极细粉末,可以增加燃烧物与空气接触面积模仿富氧环境。

而高温则需要提升硝石含量,根据后世知识和在这个时代了解的内容,硝石含量高火药质量才够好。

徐修为此着急了好一段时间。

这个时代硝石都被官府垄断了,普通百姓只能从厕所、牲口圈、老屋墙根、盐碱地等地方获得纯度极低的硝土。

然而这并非主要问题。

这个时代提纯硝石还是主要靠溶解、过滤、加热至饱和,冷却结晶,因此官方用作武器的硝石纯度也不高。

而重结晶法,就是徐修利用的方法,原理是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极大,水温一下降,硝酸钾就会析出。

本质区别是传统方法利用加热使水蒸发至饱和,随后冷却析出,但是水也少了,所以杂质也析出了。

而徐修所使用的重结晶法是在热水里加入粗硝石,待其冷却析出,水的质量并却没有如何变化。

此外再辅以草木灰沉淀钙离子等杂质,连续多来几次,可以得到纯度远高于官方的硝石,也就是大大改良了火药。

此外,徐修将硝酸钾、硫、木炭、氧气的化学式列于纸上,用最基本的配平法,再用摩尔质量去算,得出了硝石、木炭、硫最佳比例。

这些都是高中内容,原来徐修上学时总与同学吐槽所学知识没什么用,但是来到北宋后,他无比感谢后世的求学经历,国家真的教了很多很重要的知识。¨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但是徐修最头疼的问题是,烟花试射后,一定会有人,甚至可能是皇城司的人,来问自己烟花配方。

作为普通百姓,擅自生产、使用高纯度硝石就是死罪。

徐修为此纠结好久,他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将如何改良火药悉数托出,询问范仲淹意见如何。

在信中,徐修谎称自己平日格物发现一些原理,在跟大伯了解火药时发现了这些改良方法。

有之前各种“奇思妙想”作铺垫,自己改良火药应该也在情理之中,应该吧。

之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