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执宋 > 第13章 小城栖凤,青衿问策

第13章 小城栖凤,青衿问策

你相聊,我看小郎君胸有丘壑,老朽倒想问你一些事。”

“范公请问。”

范仲淹向窗外看去,远处伏牛山起伏的线条像凝固的青灰色海浪,山顶积雪泛着陈年宣纸般的淡黄。

己近黄昏。

“西夏虽臣服,西北驻军粮草不敢减;宋辽表面太平,岁贡和军费却压得国库如负山。此局何破?”

“回范相公,西夏虽称臣服,但不敬之举常常有之。辽虽称政权,但终归野蛮,与我大宋本质不同。宋辽和议以来,辽对宋之岁币、商贸愈发倚重,只要我宋练河北精兵,让辽开战得不偿失,则辽非特殊原因不会大战。所以晚生以为当先破西夏、安抚辽国。”

“如何破西夏?”

“当效汉制河西西郡之法,先据洮、湟锁吐蕃诸羌,断夏人右臂;再于横山筑城屯田,步步为营蚕食其左腹。待其势孤,则榷场断盐铁、茶马,不战而困之。”

“军费何来?”

“当以朝廷掌江淮漕运之利,断豪商囤积居奇,量天下田亩实情,以削兼并。财赋丰则西北屯田养兵,岁币可省,边患自弱。”

“但此乃节流,晚生以为,开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

“哦?如何开源?”

“正如此活字印刷,一是新机巧,提高效率,例如可以改良炼铁之法。二是拓地。天下之大,北有辽,西有夏及西域诸国,南有占城交趾,东有高丽倭国,然此以外是否还有更多?拓天下荒地,让百姓人人有地可耕,则兼并自解。”

听闻此话,范仲淹细细思索一段时间,道:“破夏治辽之法,大宋对辽知之甚少,难以赌其不战。练河北精兵,则需军费,且河北势力背后盘根错节,难以触动。抑除兼并,与练精兵类似。我和稚圭永叔他们的新法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此,甚至官家都对此感觉到了不安稳。”

“至于此破夏之法与开源之法,则是正理。只是一是需要时间,二则无论开疆拓土或是训练精兵都需财政盈余,此二种恰恰为大宋所缺。”

“此外,官家愈来愈求安稳,改革之事己经难以行之,当前若要革除积弊,则需先从小处做起,”

听闻此言,徐修不由一怔。

他原以为凭借后世积累的见识,足以提出极具建设性的方略,但范仲淹寥寥数语,便如庖丁解牛般,精准地剖开了那些看似精妙构想背后潜藏的、根植于现实的巨大沟壑。

吏治的积弊、执行的艰难、人心的惰性……这些冰冷的现实,远非纸上谈兵所能轻易跨越。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被点醒的恍然,也有面对庞大旧制时的沉重无力感。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续方才的话题。

范仲淹将徐修脸上的怔忡与沉思尽收眼底。这少年郎的聪慧与锐气他己然见识,此刻那短暂的沉默与流露出的沉重,更显其并非轻浮之辈,而是真正在思考这天下事的艰难。

他心中那份惜才之意愈发浓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