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转运使李参许的“免和买”在他被调走就名存实亡,新任运使上任后竟当无事发生,甚至还斥责众人:“前官滥发文书,岂能作数!”
官府打着官用、上贡等名义,以远低于市场价格从徐家这些布商手中强买强卖。徐家自己经营着从养蚕到织布全流程,尚且勉强经营,更多的人则是或破产、或改行。
这一年来,徐茂则去了趟汴京大伯家,商量是否有其他新路子,徐修则是跟着徐明棠读书与研究活字印刷,因此尚未进入州学。
说到徐明棠,她前些日子竟大病一场。
毕竟范仲淹新政的失败,对她也有不小打击,新政中部分政策是鼓励女性做事的,因此徐明棠曾想过将《蚕政疏》献与朝堂。
那是她心血所在,不仅包括她对蚕事的理解,也有建议朝廷设女官掌蚕事等内容,然而随着新政的失败,这些事一下成了泡影。
但是范公被罢后,徐明棠只是灰暗了两天,随即又振作起来,这次她要将自己对于蚕事的所有知识,包括一些从《 齐民要术》等书籍处了解到的其他跟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事情,编作一本书,传于天下女性。
对于印书这件事,雕版活字印刷实际上己经接近成熟,只是确实如她之前所想的,木活字太容易开裂了,而且廉价的纸不容易吸墨,导致字迹很容易晕开。
只是优点也很明显,印书成本大大下降。
最起码穷苦人家也可以读书了。
至于铅锡活字,采纳了徐修的建议之后,她便一首调整铅与锡的比例,再融到一起。
为此徐修还跑了好几趟薛驼子那和其他能炼铁的地方,以多了解合金相关。
徐明棠发现铅、锡比例不同的话,合出来的东西确实有些不一样,只是易脆、易变形、粘墨,都不适合做活字。但是她相当有耐心,一点一点试验。
好在庆历西年徐家在转运使李参照看下有些起色,尽管这一段时间比以前更艰难,但是还是能支撑徐明棠实验,而徐茂则对此也是十分支持。
徐茂则缓过气以来依旧是以前老样子,包括张文允家在内的几家都得到了徐茂则的帮助,得以再次挣扎一下。
“二哥,我看我们己经可以试印几本雕版活字书了,先少印一些,看看百姓的评价,再去适当加印,最起码先把成本赚回来,否则这铅锡活字真要搞不下去了,太浪费钱了。”徐明棠看着堆满了屋子的印刷工具,对着徐修道。
“也好阿姐,只是不知道先印些什么。”徐修回道。
“不如先印千字文,一方面来说字数少些,另一方面来说这是开蒙读物,买的人或许多些。”徐明棠道。
还好这个时代还没著作权,否则自己只能抄后世小说来卖了,说到小说,后面确实可以印一些。
只是虽然价格下降,但是一本书对普通人家来说依然不是说买就买的东西,所以看小说肯定是个奢侈爱好了,因此这方面市场未必有多大。
徐修如是想。
正在姐弟二人讨论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徐茂则一声吼叫,随后他首接将院门踹开冲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一封信:“我跟......跟你们说......”
“”爹爹你先把气喘匀再说话吧。“徐明棠道。
过了一会,徐茂则终于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了,“刚刚,京里你大伯来信,你们知道谁要来邓州了吗?”
“是范公!范公要知邓州了!”徐茂则不等二人回答,便迫不及待说出口。
“范仲淹?”徐修惊呼,他竟然要知邓州!
“放肆,怎么能首呼范公姓名,范公是为民做事的好官。”徐茂则呵斥道。
徐修尴尬一笑,他情不自禁时确实没有在意这些,古人对礼数看的比较重。
而在这时,徐明棠也终于回过神来,她一把抓住徐修的手,“我的蚕书,还有你的印刷术,这些都可以去找范公看看,他推崇格物,定不会对这些不感兴趣......”
徐修很少见徐明棠这般激动,但是这也正常,毕竟有机会见到偶像,任何人都不会淡定。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后世对他不吝赞美,他也是自己最崇拜的古人之一,而现在自己终于也有机会见到他了吗?
等一下,《岳阳楼记》是庆历六年所作,而现在是五年末,范仲淹要来知邓州,所以自己可以有幸见到这篇雄文的诞生?
“范公己经在路上了吗?”徐明棠问。
“信中未说,不过范公应是十一月收到任命,现在应该是在路上。”徐茂则答道。
“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