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我们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三轮排查,确定13:07他消失在监控画面后,就再没有人见过他。这些信息我们都反复核对过,绝对准确。”
张健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片刻后又问:“小卖部老板当时有没有注意到宋学文的状态?他有没有和别人交谈?”
武建国快速翻找着记录本,纸张摩擦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老板说当时店里人多,没留意到宋学文。我们查了小卖部的收银记录,他当天既没买东西,也没在店门口停留太久。”说着,他调出监控画面,画面中宋学文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背着黑色书包,独自低头走过镜头。武建国放大画面,指着少年垂落的右手腕说:“注意看,他左手一首攥着校服口袋,右手腕有不自然的紧绷痕迹,像是刻意在遮掩什么。而且,”他将进度条往前拖了几秒,“三分钟前,有个戴黑色鸭舌帽的人在同一位置徘徊,等宋学文出现后,立刻转身离开,背影刚好避开了监控。”
这时,一位年轻警员突然举手:“张队,我们排查校园死角时,在教学楼后巷的排水沟里发现有个银色物体卡住,会不会和案件有关?”
武建国一听,立刻抓起外套,站起身说道:“走,现在就去看看!”众人迅速起身,快步走出会议室,向着教学楼后巷赶去,紧张的氛围愈发浓烈,案件似乎迎来了一丝转机,可谁也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相 。
当打捞起那个银色物体后,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那是一团银色的细线,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质地明显异于普通绳索。法医戴上手套接过细线,脸色瞬间凝重:"这线的强度足以承受成年人的重量,表面还残留不规则勒痕,和宋学文脖颈处的伤口纹路高度吻合。这应该就是勒死宋学文的凶器了!"
张健蹲下身,从证物袋里小心翼翼抽出那团泛着冷光的银色细线,两指轻捻间感受到异常的坚韧。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寒意,这根细线仿佛是死神的镰刀,无情地夺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武建国凑过来时带起一阵风,吹得地上枯叶沙沙作响:"这玩意儿看着像钓鱼用的钢丝线,普通文具店根本买不到。"
"但宋学文不钓鱼。"张健突然开口,将细线对着阳光举起,金属表面隐约映出几处暗红色痕迹,"法医,立刻检测上面的生物组织。另外查全县渔具店,近半个月买过这种高强度鱼线的顾客,重点排查单次购买超过五米的人。"
话音未落,张虹举着平板电脑小跑过来:"张队,技术科恢复了宋学文手机的部分数据!他失踪当天12:50给一个陌生号码发过短信,内容只有三个数字——387。"一时间,众人纷纷讨论起来,都在猜测这“387”究竟代表什么。
这时,一位一首在学校进行摸排工作的平山县警员突然开口:“教学楼的三楼有个387储物柜。在学校里好像也只有这个能与387对上号了。”
武建国闻言,立刻看向张健:“难道这387储物柜藏着什么关键线索?”
武建国脸色骤变,转头冲对讲机吼道:"所有人立刻封锁三楼放储物柜的存储间!"众人刚要行动,张健却伸手拦住:"等等。"他盯着手中的银色细线,突然想起武建国之前提到的细节,"宋学文每天必带的保温杯......武队,学校失物招领处有没有登记过银色保温杯?"
武建国愣了一瞬,随即猛地拍了下大腿:"我让人查!但这和鱼线有什么关系?"
"如果宋学文用保温杯藏匿过什么东西呢?"张健将细线对着阳光举起,金属表面隐约映出几处暗红色痕迹,"比如这根鱼线,又或者其他会暴露凶手身份的证据。"
当众人冲向教学楼时,张健望着手中的银色细线,脑海中不断拼凑线索:一段韧性强度非常高的银色钢线、消失的保温杯、指向储物柜的数字密码......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或许正藏着解开少年死亡真相的关键钥匙。而此刻,在三楼某个储物柜里,又究竟锁着怎样的秘密?
一行人快步登上三楼,在密密麻麻的储物柜间找到了标着“387”的柜门。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呼吸一滞——柜门半敞着,金属锁扣歪斜地挂在一旁,显然己被强行打开。
张健猛地伸手拦住正要上前查看的警员,转头对武建国沉声道:“武队,先别动。安排痕检科的人仔仔细细查一遍,纤维、毛发、皮屑,哪怕再小的物证都别放过。”武建国立即回头喊人:“王宇!带工具过来!”
挎着黑色工具箱的王宇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掏出强光灯贴着柜门一寸寸扫过。冷白色的光束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