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以及些许的笑容。
“陈公。”
“依照陈氏历代对于大汉的贡献,陈氏的“官渡侯爵”之位早己经是不够了!”
“如今陈公又为国尽忠、拖着老迈的身体建设官渡学宫,此情此景,令朕心中动然。”
“是故......”
“朕将太祖、太宗皇帝早应该给陈氏的给您!”
刘据没有等陈璟开口,甚至没有看向其他人,只是淡淡说道:“朕,大汉刘氏,第六代天子刘据!奉太祖遗诏,特加封陈氏为“官渡公”,食邑十万!”
他看向陈璟,眉宇中带着些许的“得意”,那是看到陈璟这么老谋深算的人都有些惊骇后的得意,这是他、以及刘氏的历代先祖谋划的一个巨大的“惊喜”!
陈璟的手微微颤抖,他看着刘据说道:“陛下.....您方才说, 这是奉太祖遗诏?”
刘据哈哈大笑,而后说道:“不错!”
他望着身旁的刘氏宗正,刘氏宗正也上前一步,神色谦逊有礼:“当年太祖其实留下来了一道遗诏,但却说在大汉的第六代君王之后,才能够启封。”
“这一道遗诏的存在,只有历代的天子以及宗正才知道,两者相互印证。”
“如今的陛下,正是刘氏第六代天子!”
“老臣与陛下映照,启封这一道遗诏——这是太祖皇帝亏欠陈氏的!”
刘据也是劝诫。
陈璟满目泪水,而后颤颤巍巍的接过了这一道遗诏。
自此,官渡侯不能够被称之为“侯”了,因为他们成为了“公”!
在这个没有“公爵”之位的时代,硬生生的开创出了“公”这个爵位!
.... ......
大雪之下,马车依旧在摇摇晃晃,陈璟坐在马车中,方才的激动、愧疚、无奈、以及哀戚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些许肃然。
他抚摸着面前怀中的这一封遗诏,眼睛死死的皱着。
他在思考这一道遗诏会给陈氏带来什么样子的麻烦!
是的,麻烦。
此时的陈氏就像是当年的韩信一样——别说韩信是封王,但其他人是封侯,因为在这个时代,根本就特娘的没有公这个爵位!
或者说,没有后世人们认知中的那个“公”。
因为汉承秦制——秦的爵位制度是这样子的“二十等军功制度”,所以汉的制度也是如此。
最高的便是彻侯!也就是现在避讳了刘彻的名字,所以改为了列侯。
侯之上,就是王!
“公”这个爵位是在先秦时期,也就是邦周时候才有的。
在那个时候,只有一个王!
那就是“周王”,即,周天子。
其余的诸侯最高的也就是“公”,到了春秋后期,一些人开始“称公”,或者说是被后来的东周皇帝加为“公”,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大部分都是妄自矫诏称公。
比如秦穆公,比如齐桓公、比如楚共公等等。
而随着秦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之下的第一层次就是“诸侯”了,在汉朝启动了分封制之后,也就有了“王”这个在皇帝之下,在侯之上的爵位。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代是没有公的!
而太祖遗诏中所说的公,实际上就是“王”!
陈璟长叹一声。
“太祖为何会留下这样子一道遗诏?这岂非是合理的绕过了“金刀之谶”?”
是的,这样子,是绕过了金刀之谶....
金刀之谶只是“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可....“公”他不是王啊!
陈璟缓缓的闭上眼睛。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 .......
而长安城中
未央宫
刘据的眉宇中倒是带着几分喜色,因为他真的觉着,这个“公”的爵位早就该给官渡侯了!
当然了——当初太祖的遗诏中所说的并不是封陈氏为“公”,而是封刘氏为王!当年刘彻、刘据商议了许久,才是商讨出来了将王改为“公”的方法。
因为“王”真的不可以!
当年的太祖皇帝十分的赤诚,他觉着 陈氏若是能够守候刘氏六代,哪怕是一个皇帝只能够在位二十年,也己经是一百二十年了。
一百二十年陈氏都没有动摇,这难道不值得封王吗?
所以他很坦荡,觉着真的该给陈氏一些奖励。
封王就是最好的奖励,哪怕因此会让金刀之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