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此时送礼,在她看来除了能跟秀玉修复关系,也有给秀玉撑腰告诉她,她这个太子妃只认她一个四弟妹的意思。
她原本也想过秀玉收到礼之后会不会多心,直到底下人来报,说八福晋也给四福晋送礼了,她这才算是放心了。若是光看太子妃的这份礼,秀玉还能勉强不多想,毕竟这一切都只是她的猜测不是。 可之后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她想不多想都不可能了。之前胤禩奉命到刑部去清查旧案,这些卷宗查阅过之后是要放回原处锁着的,这锁,是胤禩看着落的。可皇帝前几日突然把这些卷宗取了出来,并把它交给了胤禛。胤禛和胤祥细细的将这些卷宗梳理了一遍,从中又圈出了好些官员的名字,这些人,就没有一个不该被法办的。这些官员被圈出来,按说是要交给皇帝的,可皇帝特意遣了人来,说这东西他不看,让太子先看一遍。至此,这份名单便落到了太子手中。这份名单上和哪位皇子有关系的人都有,朝中大臣们都在等,等着看太子会抓谁,又会放谁。大臣们看着太子殿下一边保举自个儿的人做官,一边将和胤禩关系匪浅的官员下狱,一时竟生出和胤禛同样的疑问来,大清朝的太子殿下,真的能成为一位明君吗?这批文送到雍亲王府后胤禛是逐字逐句的看,就想看看这里头有多少公理,又有多少私欲。他一看才知道,那上头的人名或添或减添的大多是胤禩的门人,减的大多是太子自己的门人。这是要将胤禩可用之人都一网打尽啊,胤禛看着这份批文是又惊又气,惊的是太子竟然做的这般明显,气的是太子竟然丝毫情面都不打算给他们那位八弟留了。胤禛让底下人去请胤祥过府一叙,自个儿揣着这份批文去找邬思道去了。在外书房他围绕着这事抒发了对太子的不满还不够,他晚些时候又回了秀玉的院子,掐头去尾的跟她提了此事。这也就是为什么秀玉一个后宅妇人现在也能对朝中的局势分析一二的原因了。胤禛其实也没说什么太紧要的事,她能理清这些关系,猜到个大概,不过是因为她闲下来就爱琢磨这些事打发时间罢了。朝中大事秀玉这会儿没时间去想,她现在想的,是太子妃。她之前还弄不清楚太子妃挑着这种时候给她送礼的意图是什么,现在她知道了,她就是存心想恶心她呢。他们夫妻二人,一个队对胤禛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个又来气她,怎么着,这是当他们好欺负?太子妃不是给她送礼了吗?行,这礼她收了。既然收了人家的礼,那就要回礼。她也没什么好东西回给她,就回一个长命锁好了。毕竟太子被废黜的这段时日他是真没闲着,毓庆宫里再过不久就要添庶子庶女了,到时候这长命锁也能用上不是。太子妃原本瞧着秀玉收下了她的礼,以为她这是接受了她的道歉,这事也就算过去了。岂料太子不声不响的,就办了这样一件大事。他的这位夫君,在他眼里其实还真是个挺不错的人,至少在他被废黜之前是这样的。从前他虽然不是事事都和他有商有量的,可至少在这种大事上是会给她透透风的,毕竟前朝也关系着后宫不是,她虽然是太子妃,宫中的宫务她还是插手了的。太子给他透透风,她这边也好办事不是。可那都是从前了,现如今嘛,太子别说是她的话,怕是连汗阿玛的话他也听不太进去了。偏偏汗阿玛不知是怎么了,好像比从前纵着他了,毓庆宫比从前热闹了不知道多少倍,汗阿玛就跟没看见似的。太子的折子汗阿玛更是只要他递上去一封,汗阿玛就准奏一封就好像那个总是驳大臣和其他皇子们的折子的皇帝不是他似的。要说宠爱太子,汗阿玛那是要排在皇玛嬷和老祖宗的前头的。可是宠爱不等于纵容,汗阿玛现在这么纵着太子,太子妃总觉得心中不安,就好像又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且这大事还和太子相关。太子妃本就为着得罪了秀玉而头疼,太子还给她来了这么一出,她就更头疼了。作者有话说:太子妃:我要求和。太子:这人是老八的,不能留。太子:这人是我的,得留。太子妃:带不动,带不动,算了,累了,就这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