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是铁杆的太子党,这事朝中官员们就没有不知道的十三阿哥整天跟在阿哥后头,这事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见。/k·s′j?x-s!w·.^c!o/m?
现在太子妃用话暗示她太子有提拔她家爷的意思,这不是要让她家爷越过四哥去吗?别的事她不清楚,四哥对她家爷好这件事她是知道的。要让他家爷越过四哥去,不光他家爷不会答应,就是她都不会答应的。她倒不是在为难要不要拒绝太子妃,她是在想要怎么不着痕迹回绝太子妃,这样才能既不伤他们的和气,又不伤太子和太子妃的面子。四阿哥再到户部来办差已经是熟门熟路了。他头一回那这户部的时候户部的这些官员们见着他还都能躲就躲,他第二回再来此处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在他跟前晃悠起来了。这些官员里上次跟他打过交道的,都来给他问了个好,没打过交道的就来给他见了个礼,四阿哥照单全收,一视同仁。不过让四阿哥没想到的是,他这个讨债阿哥还没开始讨债呢,倒是被别人追着要起了银子。皇帝南巡,不在京中,恰逢江苏糟了灾,官员们第一个想着要找的人不是太子殿下,而是现在管着户部的四贝勒。没办法甭管是什么地方,也甭管是遭了什么灾,要赈灾就得有银子不是。要银子,找太子殿下没用,找四阿哥才有用,官员们迅速达成了共识,并且付诸了行动。来找四阿哥要银子的人其实也就几个,他们可不敢单独来找四阿哥,一起来,好歹也能壮壮声势不是。户部的官员们看着这几位雄赳赳气昂昂的官员们,识时务的选择了作壁上观。从前都是四阿哥追债,官员们大气不敢出,现在好了,四阿哥也被人追债了,此等好戏,岂容错过。他们不仅自己没打算错过,好打算让与他们相熟的其他官员们得空了那这儿转悠转悠,毕竟这样的场景还真是万年难得一见不是。#;?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赈灾要银子,这事没人比四阿哥更清楚了。可他虽然是个敢讨债的,这银子讨回来了终究是要收归国库的不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越过了太子,直接写了封奏疏,将此事告知了汗阿玛。他们在京里就是争得再厉害,这银子要拨多少,要怎么拨,都还得由汗阿玛他老人家来决定不是。按说只有亲王才有直奏之权,别说他现在就是个阿哥了,就是他之前还是贝勒的时候他也是不能这么做的。可是这事关乎人命,事急从权,他也就管不了这么多了。奏疏被专人送出去了,这事自然是瞒不过太子的,四阿哥都做好准备太子会因为此事找他了,可太子这回竟然一反常态的对这事一点反应都没有。太子这人,他敢说除了汗阿玛和太子妃,他是这世上最了解他的那一个人了。他的脾性说好听些是慈和,说难听些,就是优柔寡断。他总是顾及这个顾忌那个,到头来是差事也没办好,人也得罪得差不多了。不过太子是不怕的,毕竟帮他的人不少,就连汗阿玛也偏心他偏得理所当然,他又能说什么呢?这事他其实在太子面前透过口风,可他听了这事并无什么特别的反应,也没说要将这事告诉汗阿玛,他这才只能直奏君王了。四阿哥在户部办差本来是无人敢拦的,可自从他将这事告知汗阿玛之后,户部的有些官员们便开始明里暗里的给他使绊子了。他被拦住一般都是因为一些微末小事,可正是因为这些事太小,太容易被人忽略,它们才刚好能变成拦阻他的理由不是。四阿哥虽然不能说是过目不忘,但和他相熟的人他是绝对不会认错的,给他使绊子这些人他瞧着都脸生,想来应该也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之人就是了。?/-狐μ`恋ˉ:文,a¢学,μ, :|?追-?最.÷+新?-:章.??节¨μ他越过了太子把江苏受灾之事告诉了汗阿玛,受命监国的太子自然是不悦的。如果今日这么做的人是老八,想来他那边怕是要出大错了,偏偏今日这么做的人是他,太子也知道谁对他好,到底是手下留情了。四阿哥这差事办得越久他就越窝火,就这么又过了五天,他实在没忍住,去了畅春园找太子。汗阿玛不在,太子也不想待在宫里,他去了畅春园。他自然不能住在汗阿玛住的地方的,不过他住的地方离汗阿玛住的地方也不远,自然是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的。不过太子可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些美景,他正专心致志的看着这畅春园的小太监们和他宫里的何柱儿逗蛐蛐呢。宫里的这些小太监们逗蛐蛐和宫外的公子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