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出版书) > 第17章完

第17章完

第二,马可·波罗的口述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是在离开中国几年后,凭借记忆口述给其他人记述,他对很多事情,甚至一些重要细节总会有所遗漏或者记错。\2.c¢y,x~s?w-.?n¨e-t/我们不能强求古人,把我们自己换到他的位置上,我们可能会漏掉更多的东西。

第三,至于《马可·波罗游记》中为何没有提及筷子、茶叶、长城等。元朝实行社会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是蒙古人,第二等级是色目人(突厥人、回族人等,也包括欧洲人),他们都是特权阶层。马可·波罗属于色目人。在等级制度下,他在中国的生活圈子很小,基本局限于蒙古人、色目人中,而这些人吃饭是不用筷子的。当时,蒙古人和色目人也不喝茶,比较流行的饮料是马奶、葡萄酒和果子露。

第四,马可·波罗是从中亚抵达中国的,他用波斯文的《导游手册》中的叫法来称呼中国的地名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那么《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朝政府在灭掉南宋后,大量拆毁南方的城墙等事情就很难解释了,因为马可·波罗是记述此事的唯一一个外国人。如果没有到过中国,他能从哪里抄袭呢?马可波罗还在书中写道忽必烈曾下令在国家主要道路的两侧栽植树木,给行人提供荫凉,指示方向。这条记载和同时期元朝法律的规定是一致的。元代的法令汇编《元典章》、《通制条格》等都收录了忽必烈的这项命令。

不仅如此,在《马可·波罗游记》和马可·波罗叔父的遗嘱中都提到了蒙古大汗的牌子。这是由蒙古帝国中央政府发放的一种身份证明,一般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制作,持有者享有特权。有关的史籍记载显示,只有那些为政府或权贵服务的人才能得到这种牌子。马可·波罗不但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蒙古帝国的各种牌子,还提到忽必烈以及远嫁西亚的蒙古公主赐给他金牌。他的遗产登记表明,直到他去世时蒙古大汗的金牌仍在他手中。这一点不但说明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还证明他在元朝的身份相当特殊,绝非普通商人。如果没有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根本不可能写出这样一部涉及元代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大量细节的著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同时期的欧洲、西亚、中亚文献对元代中国的记述如此翔实。

由此可见,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但他在书中有过于夸张的描述,这也许由于其对亲历中国这一难得经历的炫耀心理而已。

西夏遗址黑水城之谜

西夏遗址黑水城之谜

在我国的北部边陲,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意为黑城)。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时,出师不利,退守孤城。中原大军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贯其间,便以沙袋塞其上流,断绝城中水源。守城者于城内掘井,至极深而滴水未见。黑将军被迫全力出战,未战前,以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小,以免落入敌手,然后率士卒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中原军队攻陷黑水城后,大肆搜寻而未能得见宝藏。这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其中藏宝的传说却吸引着不少人。抛开这一传说,西夏王朝是怎样历经兴衰的?黑水城真的是西夏的都城吗?历史上的黑水之城到底是怎样被抛弃的?它又有哪些令人叹息的故事呢?

西夏,是一个800年前在我国西北与宋、辽(金)鼎立189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它以党项族为主体。党项族,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区的交界地区。在隋末唐初的时候,羌族中的党项族开始兴盛起来,他们以姓氏为部落的名称,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在党项族的许多部落中,尤以拓跋氏最为强大。到了唐禧宗时,以党项族的领袖拓跋思恭镇压起义有功,于公元883年将其晋爵为夏国公,赐皇姓“李”。从此以后,拓跋思恭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期,他们乘乱扩张势力范围,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到了1038年(夏大庆二年十月十一日),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于都城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因其地处西北,又在黄河以西,所以史学家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