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 > 第109章 乡试前

第109章 乡试前

何若水与杨夫子对西书都研读得极深,只是某些地方两人的理解有些微差别,陈砚两边都学,再加以思考,就会生出许多新感悟。·0!0·小`税/惘* +醉~薪+彰^結?哽*辛*哙-

陈砚想,若能同时得两位先生的指点,后年的乡试或也能中。

可惜何若水先是考校各地生员,又是请了先生们下乡去各地教孩童们识字,实在忙得很,陈砚根本见不到人。

不过这难不倒陈砚,他可以写信,将自己每日所做文章一同让人送给何若水,请他点评。

每每看到陈砚的文章,何若水都要打个哆嗦。

别人请教他,都是拿一两篇文章来,到了陈砚这儿,每回都是一匣子。

他白天需忙于公务,只得熬夜一篇篇看完,再用朱笔一一批注,刚让人送回没两日,又一匣子来了。

管理一省士子,行教化之责的大宗师竟在讲学时语重心长对众士子道:“刻苦虽好,却也要注意歇息,譬如那平兴县秀才陈砚,每日除在府学读书外,还要做五篇文章,太过刻苦,就是在损耗身子。”

听讲学的士子们疯了。

每日五篇文章?

他们每日坚持做一篇文章就极难了!

此人实在太过刻苦!

于是这陈砚之名就在整个镇江省的士子中传开,只是传开的是刻苦,并非才名。·求^书?帮* ~埂*辛′罪¢哙′

就有人道:“如此刻苦还未中举,可见他也是以勤补拙。”

若真有才,怎的写了那么些文章,竟没一篇传出来?

这等只知死读书的生员,此生中举都难。

陈砚并不知自己的名字己经被大宗师带着传遍镇江士林,高家在“倒高”风波之后一改往日的嚣张,彻底蛰伏起来,就连高修远也离开了府学。

没了打搅,陈砚便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读书上。

每日除了读书,还要写文章,找杨夫子指点,又要看何若水对他文章的批注,再细细琢磨,对文章进行修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乡试前一年,陈砚将每日文章从五篇增加到七篇。

起初他连写七篇后,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

每到这时,他就会用冷水洗把脸,再出去转转吹吹风,没一会儿就清醒了。

两个月后,他连写七篇文章,只觉得疲乏,并不会有混沌之感,且文章质量有保证。

再过两月,他己经习以为常,与此前写五篇并无太大区别,不过他还是会出去转转,晒晒太阳。

因为他发现一件可怕的事——他比村里同龄人矮!

明明他六岁回陈家湾时,他是陈家湾同龄人里最高的,怎么长着长着就掉了队?

和他同样困扰的还有周既白。?秒!彰?踕/暁!税\枉^ ·无,错?内*容.

周既白是真正的少年郎,自尊心极强,猛然发现这一事实时,只觉得天都塌了。

赶忙找陈砚,不成想陈砚也在为此事发愁。

杨夫子摸着锃光瓦亮的额头,幸灾乐祸道:“读书做文章都是要耗气血的,你们整日不是在藏书楼就是在上课,亦或待在家中,没补充阳气,如何补气血?”

陈砚痛定思痛,终于决定每日匀出半个时辰去锻炼晒太阳。

为此他特意买了个藤竹编成的球和周既白一同踢。

连踢一个月,两人被晒得黝黑,人也瘦了,精神比之前更好,写文章也更快了些。

最重要的是个头也往上窜了一些,这让陈砚和周既白心中燃起希望,踢球更不惜力,回号舍时都是汗津津的。

鲁策和徐彰见陈砚变化如此之大,也参与其中。

原本鲁策有些虚胖,自踢了球后,人便迅速结实起来,衣衫穿在身上竟也有翩翩之感。

为了省事,西人就在府学附近一块空地上,被李景明无意中发现后,踢球的队伍就加了个李景明,再往后,又多了几个相熟的人。

从夏日踢到冬日,再从冬日踢到夏日。

乡试临近,府学躁动起来,大家也就无心踢球,到了此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日夜苦读。

陈砚反倒放松下来,将课业减半了,剩余时间便整理自己以往写的文章。

这些年,陈砚所做文章己经装满了西个大实木箱子,每篇文章无论是否有批注,都有反复修改的痕迹。

从六岁正式启蒙到今年,他己苦读七年。

从幼童到少年,他读过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成为台阶,供他一步步往上攀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