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部长不假思索地答道:“最多最便宜的,当属54式122毫米榴弹炮,使用汽车牵引,重量两吨半,最大射程11.8公里。_晓¢税,C^M*S? !埂\新?醉/全+”
沈钧眼睛一亮:“我在军博见过这老家伙,没想到还有库存?什么价钱?”
魏部长眼珠转了转,露出精明的笑容:“要是用黄金结算,50万一门。不过牵引车、炮弹和训练模拟训练器得另算。”
沈钧一想,这价格还真不贵,毕竟新造的马克沁都卖他20万一挺了,这库存的过时货,就是卖的便宜。
于是追问道:“那配套的122毫米炮弹多少钱?”
魏部长笑眯眯地说道:“这炮弹也不贵,一枚1.5万。”
沈钧差点被茶水呛到:“多少?”
魏部长补充道:“1.5万一枚,国际市场上同款炮弹要4000美元一枚呢。我看你是自己人,才卖你1.5万。”
沈钧放下茶杯,沉吟片刻后开始讨价还价:“要是炮弹降到1万,我先订100门,每门配150发炮弹。”
魏部长立刻抄起计算器,手指翻飞:“100门炮5000万,100辆牵引车4000万,30台模拟器900万,1.5万发炮弹1.5亿,总共2.49亿。”
魏部长见沈钧点头,眼中精光一闪,接着问道:“要不要再配些迫击炮?这玩意儿在堑壕战里可好使了。?白`马.书.院^ `已\发!布`嶵_欣`蟑-劫!”
沈钧闻言一怔,突然想起日俄战争中的经典战例,当年日军就是靠挖掘堑壕逼近俄军阵地,逼得俄军炮兵大尉戈比亚托急中生智,把海军臼炮改装成最早的迫击炮。
要是将来自己跟东洋军交手,对方肯定也会用这招。
“要!”沈钧斩钉截铁地说,“有什么库存货?”
魏部长现在看沈钧的眼神,活像在看一个专业收废品的:“63式6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1429米,2万一套,炮弹100元一枚。”
“67式82毫米的射程3040米,能打各种特种弹,6万一套,爆炸弹250元,特种弹翻倍。”
见沈钧若有所思,魏部长如数家珍地补充:“按标准配置,一个排配3门60毫米,一个营配4门82毫米。”
“乖乖!”沈钧掐指一算,“一万人的部队光迫击炮就得一千多门?”
魏部长己经麻利地按起计算器:“1000门60毫米2000万,100门82毫米600万,60毫米炮弹15万枚,82毫米……”
他手指翻飞:“总共4575万。要不再捎带些火箭筒?打碉堡可好使了!”
沈钧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下大腿:“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他想起沙俄那些坚固的机枪碉堡,顿时来了精神,“魏部长,您这儿有什么库存的火箭筒?”
魏部长拿过一本册子打开,指着上面的图片道:“69式40毫米火箭筒,射程300米,可击穿380毫米垂首装甲。·s*h\u!y^o·u¨k¨a\n~.~c`o?m^出口过多个国家,至今还在非洲和中东战场活跃。”
“40火!”沈钧脱口而出,眼睛都亮了起来,“这玩意儿我知道,便宜又好用!听说当年生产了上百万具。”
“可不是嘛!”魏部长伸出五根手指,“筒子五千一个,破甲弹一百一发,杀伤榴弹两百一发。这价格,跟白送似的!”
沈钧一听这价格,大手一挥道:“给我按2万人的队伍装备,不差钱。”
一战前因为重机枪过于沉重,不方便在战场移动,所以重机枪基本都是固定位置的,这也是为什么沈钧仿造的马克沁M1910还会有枪盾的存在。
可再有盾的重机枪,也扛不住他沈钧的40火啊!
想到未来忽悠沙俄用黄金多买些马克沁,翻脸时再用沙俄黄金买的40火炸对方的马克沁,沈钧的笑容就怎么都压不住。
魏部长不知沈钧在开心什么,反正他听到要武装2万人的部队,就来劲了:“一个步兵班配两具,两万人就是西千具,每具配三十发破甲弹、三十发杀伤弹。”
他故意拖长声调:“总共是5600万!”
两人相视一笑,一个想着怎么用沙俄的黄金买武器打沙俄,一个想着怎么把库存的老旧装备卖个好价钱,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算好价格后,魏部长又开始热情推销:“PCL-181型车载加榴炮,机动性强,射程53公里,当年巴基斯坦买了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