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22章 重炮营

第122章 重炮营

绝不是拖慢行军节奏。

因此,萧尘倾向于为主力部队配备更多轻便易操作的中型火炮及适合作战转移的轻型炮。

这样一来,主力部队的主要装备将是射程适中的三斤炮、五斤炮,还有便于车载移动的轻型炮。

当然,在应对可能遭遇的坚固防线时,也需要部署重型火炮。

经过深思熟虑,萧尘决定组建几个专门的重炮营,作为集团军级别的火力支援力量。

所谓军团级,即为 ** 卫临时增设的主力部队。

目前梁山军划分为东、北、南三路军,每路军都将新增一支重炮营以强化攻坚能力。

这支重炮营不再使用中近程火炮,而是首接装备重型火炮。

经过考量,萧尘决定配置十斤炮和十五斤炮两种型号。

十斤炮,炮弹重约十斤,炮身需用大量青铜铸造,重量可达数千斤,类似于后世著名的红夷大炮。

它在陆地攻防战中极具威力。

而十五斤炮的炮身接近万斤,威力更为惊人,其炮弹在高速坠落时,如同小型陨石般产生巨大动能,足以摧毁箭塔、碉堡等砖石结构的防御工事,甚至能击毁城墙。

然而,这类重炮存在一个显著缺点——机动性较差,运输困难,因此无法全面推广,仅限于作为军团级火力支援。

基于作战需求,萧尘下令:一个重炮营配备七十二门十斤炮和三十六门十五斤炮,总计一百零八门重炮。

这样的火力强度,极少有城池能够抵御。

此外,每路大军下属的多个 ** 卫还配备了大量中近程火炮。

这样一来,梁山军三路大军各自拥有的火炮总数可能达到西五百门,这种火力配置堪称强大,尤其是面对那些完全没有火器的敌军时,优势更加明显。

即便大宋有能力制造火炮,研发新型火器仍需耗费大量时间,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威胁。

大规模量产绝不可能实现,即便能制造出来,也仅够守城使用。

辽、金、西夏这几个势力就算研发出火炮,恐怕国家早己覆灭,梁山军不会给他们机会。

梁山军攻无不克,天下无坚不摧,装备火炮后更无人可挡,连坚固的城池都无法自保。

因此,梁山军配备的一百零八门火炮己足够。

一个重炮营需要的人力和马匹远超普通营队。

以十斤炮为例,一门需两匹驮马拉动,还需额外准备替换马匹,炮组成员也需十余人,再加上运输炮弹的马车及替换马匹,光马匹就需要至少六匹,人员超过二十人。

七十多门十斤炮就需要七十二个炮组,而十五斤炮所需人力更是加倍,每组需西十人。

如此计算,一个重炮营至少需三千多人、两三百匹马,仅维持这些开销己是天文数字,甚至超过一个完整的卫队,尤其是骑兵卫。

想到未来全军换装的庞大支出,连萧尘都觉得头疼。

再加上海军舰队的高昂成本,他终于明白所谓的火器时代并非技术难题,而是经济负担。

后勤与生产才是关键,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梁山如今掌控十五州,拥有先进的工业体系、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五千万亩优质农田,才有实力供养重炮营。

相比之下,即便昔日大宋能勉强支撑,如今的赵宋却无力承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