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直到到了越家,越云川才开口招呼一声,回来了。
周氏看儿子买了布回来,虽然埋怨他花钱,转头又高高兴兴的拿着布比划,又喃喃,“这布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
周氏虽然做衣服的手艺过得去,可做的总不是太好。
这次越云川都是挑着好的布买的。
为了不浪费布匹,周氏想了想,准备找人去做。
周氏拎了半袋子杂面又捡了十来个鸡蛋,她拎着面和鸡蛋,唤南星抱着布,一起去找村里有名的好手艺人沈母。
西河村是多姓氏聚居,其中越姓和王姓最大,另外也住着几个别的姓氏的。
沈母就是这个‘个别’姓氏家的,她做衣服绣花的手艺非常好。
村里知道她的手艺后,有些讲究的人家日常都请她来做衣裳。
沈母丈夫早亡,家中还有读书的儿子,她除了做衣裳还会绣一些精致的绣件拿去遂县里面卖,每月的入账也有不少。
周氏带着南星去沈家,把面和鸡蛋递过去,跟沈母商量好做几件衣裳。
越云川拿回来这些布就是想要一人做两身衣服的。
周氏原本心疼,后来想想,毕竟是儿子孝敬的,她也就跟沈母说一人两身,共八身衣裳。
周氏和南星竟然来了,直接就量好了尺寸。
周氏接了沈母的卷尺,“等我回去,把那两个人的尺寸量了记好了,给你送过来。”
沈母笑着答应了。
八件衣服连裁剪加缝制,手工费怎么也得一贯钱。
沈母是做熟了的,八件衣服看着多,其实费不了几天时间。
越家又不是那种扣到心眼里的人家,既然能够让她缝制,就不会差她的钱的。
周氏把卷尺拿好了,领着南星又要走。
沈母把她拽回去,悄悄瞄了瞄南星,跟周氏咬耳朵,“你儿子回来,你儿媳妇的好事也将近了吧?”
什么好事?
当然是抱孙子。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周氏也发愁起来,她一肚子的埋怨不知跟谁去说,想了想,她对南星说,“你先回家去吧。” :
等南星走了,她就拉着沈母倾诉起来,“哎呀,我这心里也是愁的啊,你不知道.......”
沈母就拉着她的手安慰她,“怎么了?老姐姐,你跟我说说,说不定我能给你出出主意呢?”
沈母有着一手好女红手艺,寡居又供养儿子读书,别人一听便觉得她性格是文静内敛的。
但沈母不是文静内敛的性格,她爱说爱笑,最喜欢听八卦,要不是为了手里的绣活呆在家里,每日往人堆里扎的保管有她一个。
周氏叹口气,“原来小川没回来的时候,我确实也不想在家里留她,想着我们俩也合不来,小川没了,也不能让她守一辈子活寡,就想着干脆让她改嫁算了,可小川回来了,这就不一样了,和离是那么好离的吗?我还是希望他们两个好好的嘛!”
“可是你看看,小川回来也有十多天了吧,他们两个硬是跟陌生人一样,都住东厢房,硬是一个住北屋,一个住南屋,见面点个头就算见过了,这真的是,不如早早让南星改嫁得了呢!”
沈母一听,“这怎么说啊?小川都在边关呆五年了,就不想女人?”
都说兵营里面呆久了,母猪赛貂蝉,越云川怎么这么坐怀不乱的呢?
水灵灵漂亮媳妇眼皮子地下转悠,却不下口?
周氏也发愁,“谁知道啊!”
沈母小小声,“都说战场刀剑无眼,该不会......伤到了什么的?”
周氏从未想过还有这个可能,她大惊失色,“不可能吧?!”
沈母一看周氏的脸色,也连忙改口,“呸呸呸,我瞎说,也有可能啊,是两个人都抹不开面子,不如老姐姐你推一把......”
周氏想到儿子可能受伤什么的,心里也直打鼓,却探头过去问,“怎么推?”
“让他们要孩子啊!就说你急着抱孙子,晚上把他们赶一个屋里去,就留一床被子。”沈母颇有经验的说。
当年她是她婆婆看上的媳妇,丈夫是个读书人,喜欢文静内敛的,一开始也不肯跟她圆房,婆婆就是这样做的。当晚他们就成了事,之后的一切自然就顺其自然了。
周氏一听又问,“要是他们睡一张床还是不行呢?”
沈母眉角飞扬,“不可能,但凡是个男人就没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