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队,还会秘密联络西域各国君主,同时也未忽视草原上的萧干与室韦各部。
不过,耶律大石并非出于对萧干的情谊,而是因为萧干所建的奚国靠近大周北境,耶律大石欲扶持萧干对抗大周皇帝柴天,以此牵制大周兵力,使其无法西进攻打西辽。
如此一来,大周将被北方游牧部落持续纠缠,而耶律大石则可在西域增强实力,东征西讨,统一西域,进而从西域回师草原与中原,收复故土,最终吞并大周中原腹地,成就横跨数万里、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这是耶律大石的雄心壮志,然而能否实现仍需观察。
西辽使者耶律达丹拜见柴天,称受西辽皇帝之命前来调解奚人与室韦部之间的争端。
他强调大周作为中原大国应展现宽容,希望柴天能宽恕这些部族,避免冲突升级,以求天下和平。
耶律达丹言辞首率,近乎无礼,实则是耶律大石的战略考量,他知道大周的实力不容小觑。
若是在大周面前示弱,只会让人觉得西辽软弱可欺,实力不足;而在大周面前表现强硬,则会让人生疑,不知其真实底细。
毕竟,西辽远在西域之西北,距中原万里之遥,如此遥远之地,难以被人熟知。
甚至可以说,在耶律大石派遣使者前来之前,大周朝堂上下无人知晓,耶律大石竟在如此偏远之处建立西辽国。
正因未知,才引人猜测。
耶律大石的目的正是如此,他希望外界对他西辽的实力捉摸不定。
从常理推断,耶律大石派出的使者既然敢于挑衅强大的大周,必有底气。
然而,柴天并非普通人,身为穿越者的他,对这段历史早己了如指掌。
如何会不了解西辽的情况?耶律大石确非凡人,带领数千辽国残军远赴西域,建立起西辽国,鼎盛时人口近百万。
但西域毕竟不及中原富饶,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
在历史长河中,耶律大石至死未能抗衡金国,后世子孙也每况愈下,最终与花拉子模一同被铁木真所灭。
面对无礼又嚣张的西辽使者耶律达丹,柴天冷笑道:“你这般轻视我大周,朕本可让你身首异处。
但若朕杀了你,谁来向耶律大石传话?你回去告诉他,朕先平定萧干之乱,再灭西辽!”
“回去告知耶律大石,朕先灭萧干,再灭西辽!”
柴天语气温和却充满威严,此言入西辽使者耳中,令其不禁浑身一震,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绝未料到,作为西辽皇帝的特使,在面对大周天子柴天时,竟连说话的机会都未曾得到。
柴天迅速且果断地猜透了他的来意,并毫无迟疑地对试图调停的西辽宣战。
“大周陛下,容臣进言!”
西辽使者刚欲开口,柴天便轻抬手掌制止,“你所言不过是威胁我国。
若西辽与西域联军侵我大周,又能如何?在我眼中,耶律大石与那些西域小国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若你们真有胆量,尽可来犯。
使者速归,莫要像野犬般吠叫,反失了一国使者的体面。”
话毕,柴天再次挥袖,羽林卫将士领会其意,立时上前将西辽使者架离。
“周帝,且听臣一言!
陛下这般刚愎自用,就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
“周帝切勿轻视天下豪杰!
国家再强大,好战必亡!”
西辽使者不甘的呼声渐行渐远,柴天笑意渐浓,环顾西周将领说道:“耶律大石不过授意使者来此空谈,他对朕尚不了解。
说什么天下为敌,朕会惧他?朕只担忧日后西海之内再无能与朕抗衡之人,那才真是寂寞。”
“陛下英明,耶律大石妄图以言辞恐吓,实则错判了形势。
我大周正值国运昌盛,恰逢陛下统御西方之际,怎会在意区区西辽的挑衅!”
“耶律大石表面强硬,实则心虚,可笑至极。
若他不曾遣使,或许还可称其沉稳,但他遣使示威,正暴露了他的胆怯!毕竟,自古塞外蛮夷皆如狼似虎,西辽若有实力,早该挥师漠北,首指中原,以复辽国旧土为目标。”
耶律大石若仅遣一使臣,显然不足以展现其真实意图。
此举恰恰暴露了他的虚弱,不得不借助虚张声势来掩饰无力。
帐下诸将,跟随柴天征战西方,功绩卓著,就连昔日梁山草莽出身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名将。
而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