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般扫过殿内,冠冕垂旒后的双眸在房玄龄微颤的笏板上稍作停留,又在高士廉沾着昭陵新土的靴底掠过。
“众卿平身。”
这声音并不高亢,却似太庙编钟般字字铿锵,余韵在殿柱间往复回荡。
百官依言而起,心中各异,却皆屏息以待圣意。
长孙无忌目光微敛,余光瞥向丹陛之下。
只见内侍监张阿难双手捧着鎏金圣旨立于龙墀之侧,明黄绢帛上"倭国"二字被殿角铜灯映得忽明忽暗。
“倭国使者携国书抵京,恳请大唐赐封官职之事。”李世民的声音在殿柱间回荡,指尖轻叩的龙案上:“众卿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紫袍玉带轻振,缓步出列:“陛下,倭国虽远在鲸波之外,然其遣使节,献琥珀、玛瑙、生金,诚意可鉴。”
“赐封官职,既显我大唐恩威,亦能巩固海疆安宁。”
房玄龄手持象牙笏板紧随其后,腰间金鱼袋轻叩:“臣附议。然贞观以来,林邑、新罗皆有虚报国情之事,故赐封需审慎,宜遣使详察其国情,以防虚妄。”
高士廉接口:“正是,且需明定封号,以示区别,勿令小邦妄自尊大。”
李世民眉宇微扬,目光扫过群臣,沉声道:“三位爱卿所言极是。朕予倭国使者以正五品官职,赐号‘花鸟使’。”
群臣闻言,一时面面相觑。殿角铜漏的水滴声突然变得格外清晰。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率先俯首,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激起轻微的回响。
房玄龄亦随之俯首,象牙笏板在手中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其余百官亦纷纷效仿,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赞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