咐声:
“让厨房备些热茶和膳食,给郎君送来,天寒地冻,别让他空腹受凉。再添些炭火,务必让屋内暖和。”
豹子点头,迅速离去。
杨善轻叹一声,放下书卷,目光投向窗外,雪花飘落,似在诉说着无声的忧虑。
他缓缓起身,走到案前,提笔蘸墨,却在纸上迟迟未落。
从洛阳到即墨,这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李承乾的眉宇间尽显疲惫。
本想稍作休整便去见杨善,却不想这一觉睡得格外沉,醒来时己是深夜,屋内烛光摇曳。
他梦到了杨善,梦到了二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那时杨善看向他的眼神中,还透着嫌弃和不屑。
烛影摇红,李承乾轻抚眉心,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初遇杨善,还是贞观西年,在李纲家中,老师正与宾客谈笑风生,而杨善则是站在一旁,目光冷峻。
李纲患有足疾,行动不便,那时李承乾便主动去其家中探望。
还记得那日,长安天朗气清,李承乾身着青衫,步履轻快。
踏入李纲府邸,只见杨善站在廊下,目光如炬,冷冷扫过。
李承乾微微一笑,上前施礼,恭敬道:“老师安好,学生特来探望。”
李纲笑盈盈点头:“太子有心了。”
“老师身体不便,学生理应尽孝。”李承乾看着李纲,目光真诚。
杨善闻言,眼神微变,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李纲笑了笑道:“今日太子想要学些什么?”
“学生才疏学浅,愿听老师教诲。”李承乾谦逊回应,目光却有意无意瞥向杨善。
李纲点头,开始讲述治国之道,言辞恳切。
杨善立于旁,冷眼旁观。
李承乾虚心聆听,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李纲满意地看着李承乾:“太子如此勤勉,实乃大唐之幸。”
“老师过誉了。”李承乾谦逊一笑。
“今日功课己毕,太子该回东宫了。”李纲轻声说道。
李承乾起身拱手:“多谢老师指点,学生告辞。”
李纲点了点头,转头对杨善道:“你代我送太子。”
杨善微微颔首,跟随李承乾走出府邸。